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淫羊藿醇提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

发布时间:2019-06-12 11:12
【摘要】:目的:探讨淫羊藿醇提物(EEBM)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阐明其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铁离子还原力法、2,2-二苯基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EEBM的抗氧化活性。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EEBM组,分别采用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28和42d。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TC、TG、LDL-C和HDL-C水平。结果:体外抗氧化实验,EEBM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35.12±0.48)mg·L~(-1),对铁离子还原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148.35±1.38)mg·L~(-1)。降血脂活性,无论是预防性给药还是治疗性给药,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EEBM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EEBM可改变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质水平使之接近正常水平,EEBM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活性。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lcohol extract (EEBM) of icariae on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in hyperlipidemia model mice. Method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EBM was determined by iron ion reduction force method and 2, 2-diphenylpicarbazid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method. The hyperlipidemia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low, middle and high dose EEBM groups. The mice were given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rapeutic administration for 28 and 42 days,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TC,TG,LDL-C and HDL-C in mice were measured. Results: in vitro antioxidant test, the half inhibition rate (IC50) of EEBM on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as (35.12 卤0.48) mg 路L ~ (- 1), and the semi-maximum effect concentration (EC50) on iron ion reduction was (148.35 卤1.38) mg 路L ~ (- 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TC,TG and LDL-C in the low, middle and high dose EEBM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P 0.05 or P 0.01), and the levels of HDL-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P 0.01). Conclusion: EEBM can change the blood lipid level of hyperlipidemia mice and make it close to the normal level. EEBM has obvious lipid-lowering activity.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11BAI03B01)
【分类号】:R285.5;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日辉;敖恩宝力格;哈斯巴根;;17种蒙药用植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10期

2 张佃志,方允中;某些蔬菜与水果的抗氧化活性观察[J];营养学报;1990年02期

3 祝其锋,刘慧明;介绍一种筛选中药抗氧化活性的新方法[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4 郭长江,韦京豫,杨继军,李云峰,徐静,蒋与刚;66种蔬菜、水果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J];营养学报;2003年02期

5 曹玉娜;宋志前;魏征;曾林燕;张琳琳;刘振丽;;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年01期

6 张遵一;董元林;;贮存血白细胞氧化活性的变化[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7 刘吉生;张丽敏;;血清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J];老年学杂志;1991年03期

8 祝其锋,李瑞俊,叶增志;烫伤早期豚鼠血浆总抗氧化活性、过氧化脂质及中分子物质总量的变化[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9 祝其锋;血浆总抗氧化活性与过氧化脂质含量关系及其增龄性变化[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10 李迟;;热损伤后粒细胞氧化活性的变化[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明;;Lachmum sp.YM-223胞外黑色素总酚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甘甜;吴康兵;;氧化活性炭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单香丽;刘世熙;曹秋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离解能和单电子分布间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伟;欧阳艳;张美思;刘艳;;伊犁红花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5 申蕊;王慧芳;唐宁;;异优散酮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幸海;董卫莉;何国荣;王素华;李正名;;含环丙烷的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朱斌;林民;舒兴田;汪燮卿;;钛硅分子筛HTS-2的合成[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吉琳琳;吴健全;高蔚娜;韦京豫;杨继军;郭长江;;17种常见蔬菜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奚印慈;;甜叶菊的抗氧化活性[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翁新楚;吴侯;;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彩霞;酸奶中抗氧化蛋白被测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湖南 李繁荣;关于《中药有时无效的奥秘》探讨[N];民族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蔬菜 防衰老的好帮手[N];中国食品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洪波;女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及紫外光谱模式识别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崔艳;葡萄酒暴露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3 陈永生;杨桐叶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及抗增殖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荣玉芝;分子模拟研究黄酮、查尔酮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和B-型直链淀粉的结构稳定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程锦春;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与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陈巍峰;姜黄素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陈玉霞;蔬菜抗氧化活性与预防运动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沈妍;宽皮柑橘采后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永裕;余甘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雪芹;鲐鱼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抗疲劳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红霞;雪松松针总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2 王帅;白皮杉醇及甲氧基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饶鸿雁;牡丹籽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莉;花青素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梁欢;雅香茶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周晓;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凡;四种香蘑真菌的营养学评价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8 于晓平;香菇肽制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红;一株土栖性大肠杆菌菌株MB266的锰氧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余勇;香榧主要成分提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97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497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