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1α通过线粒体ROS和ATP在CH1细胞中调控细胞周期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PGC-1α通过线粒体ROS和ATP在CH1细胞中调控细胞周期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受损导致ATP产量降低和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进而影响细胞生长和代谢。Bcl-2定位于线粒体,可消除线粒体ROS积累;而PGC.1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是能量调控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因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亦定位于线粒体。但Bcl-2与PGC.1a之间是否相互作用,及PGC-1α调控能量代谢的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PGC-1α是否通过调控线粒体ATP和ROS水平继而调控细胞周期,以及与Bcl-2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首先我们于小鼠胚胎成纤维CH1细胞中,通过转基因技术高表达PGC-1α, siRNA干扰方法降低PGC-1α表达,同时转染空质粒pBABE-neO作为对照组,然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OS以及ATP水平。我们发现过表达PGC-1α具有升高ATP、降低ROS和促进细胞周期的作用。Westem Blot结果显示PGC-1α高表达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D1含量也随之升高。随之我们分别改变ATP和ROS,检测二者是否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作用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用寡霉素抑制CH1PGC-1α细胞中ATP生成,CyclinD1显著下调;加入H2O2提高ROS后CyclinB 1显著下调。为检测Bcl-2与PGC-1α的相关性,我们于小鼠胚胎成纤维NIH3T3细胞中成功构建了Bcl-2稳定高表达细胞株及PB对照组,PGC-lα表达量在正常生长的Bcl-2细胞和PB对照间无差异;而采用接触抑制或血清饥饿法同步化细胞在GO期时,Bcl-2细胞中PGC-1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在U251细胞中干扰下调Bcl-2表达,PGC-1α表达量降低,表明Bcl-2正调控PGC-1α。U251细胞中Bcl-2与PGC-1α均内源性高表达,血清饥饿同步化过程中,随时间延长,PGC-1α表达量下调,Bcl-2表达量逐渐升高;通过siRNA干扰下调PGC-1α表达,Bcl-2表达量显著性升高。说明PGC-1α负反馈Bcl-2的表达变化。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进一步检测Bcl-2与PGC-1α是否相互结合,结果显示全长PGC-1α(110kD)并不与Bcl-2结合,但在70KDa处检测到特异性条带,通过查阅文献我们猜测其为PGC-1α新型剪切体,具体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综上所述,我们发现PGC-1α调控细胞周期是通过升高ATP水平抑制CyclinD1表达,同时降低ROS水平促进CyclinB1表达而实现。并且PGC-1α可能通过一种新型剪切体与Bcl-2结合,二者共同作用于线粒体途径,决定细胞的命运。以上发现有望揭示PGC-1α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途径,并与Bcl-2通过线粒体通路调控癌症相关联,继而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改善线粒体疾病提供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PGC-1α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ATP ROS 细胞周期 CyclinD1 CyclinB1 Bcl-2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2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缩略词对照表8-13
- 第一章 前言13-23
- 1 线粒体13-15
- 1.1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13-14
- 1.2 线粒体ROS产生14-15
- 1.3 线粒体与细胞周期关系15
- 2 PGC-1α研究现状15-19
- 2.1 PGC-1α15-16
- 2.2 PGC-1α与线粒体关系16-18
- 2.3 PGC-1α与能量调控关系18
- 2.4 PGC-1α剪切体的出现18-19
- 3 Bcl-2研究现状19-22
- 3.1 Bcl-2双重功能20-22
- 3.1.1 Bcl-2原癌功能20-22
- 3.1.2 Bcl-2抑癌功能22
-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22-23
- 第二章 PGC-1α通过线粒体ROS及ATP调控CH1细胞周期23-49
- 1 材料23-26
- 1.1 细胞株23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23-24
- 1.3 药品及试剂盒24
- 1.4 常用试剂配制24-25
- 1.5 主要仪器25-26
- 2 实验方法26-35
- 2.1 构建PGC-1α稳定表达细胞株26-27
- 2.1.1 细胞培养26
- 2.1.2 病毒包装和感染26-27
- 2.1.3 感染后细胞的筛选与冻存27
- 2.2 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27-30
- 2.2.1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27-29
- 2.2.2 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PGC-1α蛋白表达29-30
- 2.3 瞬时干扰PGC-1α30-31
- 2.3.1 干扰片段的合成30
- 2.3.2 转染30-31
- 2.4 细胞计数31
- 2.5 PGC-1α对线粒体ROS、细胞内ATP及细胞增殖的影响31-33
- 2.5.1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线粒体ROS31-32
- 2.5.2 PGC-1α对细胞内ATP含量的影响32-33
- 2.5.3 MTS检测PGC-1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33
- 2.6 流式细胞术检测PGC-1α高表达及干扰处理后细胞周期时相变化33
- 2.7 PGC-1α高表达及干扰处理后检测CyclinB1及CyclinD1变化33
- 2.8 改变细胞ATP对CyclinB1、CyclinD1及细胞周期的影响33-34
- 2.8.1 降低CH1PGC-1α细胞株ATP后检测CyclinB1/D1蛋白变化33-34
- 2.8.2 降低CH1PGC-1α细胞ATP后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34
- 2.9 改变ROS对CyclinD1、CyclinB1及细胞周期的影响34-35
- 2.9.1 升高CH1PGC-1α细胞株ROS后检测CyclinB1/D1蛋白变化34
- 2.9.2 升高CH1PGC-1α细胞株ROS后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34-35
- 3 结果35-45
- 3.1 构建PGC-1α稳定高表达和瞬时干扰细胞系35-37
- 3.1.1 蛋白水平检测稳定感染后PGC-1α蛋白表达变化35-37
- 3.1.2 检测瞬时干扰PGC-1α蛋白37
- 3.2 高表达和干扰PGC-1α后检测其对线粒体及细胞功能的影响37-39
- 3.3 高表达和干扰PGC-1α后检测细胞周期及cylinD1/B1变化39-41
- 3.4 寡霉素处理CH1PGC-1α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和CyclinD1/B1蛋白变化41-43
- 3.5 H_2O_2处理CH1PGC-1α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和CyclinD1/B1蛋白变化43-45
- 4 讨论45-47
- 5 结论47-49
- 第三章 Bcl-2与PGC-1α相互调节49-72
- 1 材料49-51
- 1.1 细胞株49
- 1.2 主要试剂49-50
- 1.3 仪器设备及耗材50-51
- 2 方法51-56
- 2.1 构建Bcl-2稳定表达细胞株51-52
- 2.1.1 细胞培养51
- 2.1.2 病毒包装和感染51-52
- 2.1.3 感染后细胞的筛选与冻存52
- 2.2 同步化处理细胞后检测PGC-1α蛋白变化52
- 2.3 同步化后于U251cell中检测Bcl-2和PGC-1α表达量变化52-53
- 2.4 干扰处理Bcl-2检测PGC-1α变化53-54
- 2.4.1 干扰片段合成53
- 2.4.2 转染后检测PGC-1α表达量53-54
- 2.5 干扰处理PGC-1α检测Bcl-2变化54
- 2.6 免疫共沉淀检测Bcl-2与PGC-1α是否结合54-55
- 2.6.1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54-55
- 2.6.2 Western Blot上样检测Bcl-2与PGC-1α55
- 2.7 肽指纹图谱检测阳性未知蛋白55-56
- 3 结果56-70
- 3.1 血清饥饿处理后,Bcl-2细胞中PGC-1α蛋白表达上调56-58
- 3.2 接触抑制处理后,Bcl-2细胞中PGC-1α蛋白表达上调58-60
- 3.3 血清饥饿处理U251细胞,Bcl-2和PGC-1α蛋白表达量相关60-61
- 3.4 瞬时干扰后检测Bcl-2和PGC-1α蛋白变化61-65
- 3.4.1 瞬时干扰Bcl-2后,PGC-1α蛋白下调61-63
- 3.4.2 瞬时干扰PGC-1α后,Bcl-2表达上调63-65
- 3.5 免疫共沉淀检测Bcl-2于PGC-1α是否结合65-67
- 3.5.1 NIH3T3Bcl-2细胞中,Bcl-2和PGC-1α的新剪切体结合65-66
- 3.5.2 U251细胞中,Bcl-2和PGC-1α的新剪切体结合66-67
- 3.6 质谱检测未知阳性蛋白为PKM267-69
- 3.7 免疫共沉淀未检测到Bcl-2与PKM2相互结合69-70
- 4 讨论70-71
- 5. 结论71-72
- 附录72-74
- 相关试剂配方72-74
- 参考文献74-81
-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1-82
- 致谢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五庆,李谱华,林成招;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2期
2 石娇,于维军,于业辉;后期促进因子与细胞周期[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3 阚甸嘉;动物细胞周期[J];动物学杂志;1981年01期
4 邵伟;;细胞周期浅说[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03期
5 吕显禄;;细胞周期及其控制[J];曲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6 崔涵涛;;细胞周期将得到控制[J];世界科学;1990年07期
7 左嘉客;;细胞周期研究的新进展——人类即将可以控制细胞周期[J];生物科学信息;1990年04期
8 徐堤;;细胞周期的调节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0年04期
9 李华;;细胞周期的调控[J];生物学通报;1992年09期
10 兰蕾,赫荣乔;细胞周期分子机制的成功探索——2001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部分工作介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涛;;细胞周期抑制因子对干细胞的调控作用[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勋;滕虎;修志龙;冯恩民;;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数学模型与分析[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黄敏;梁娟;魏俊宁;李朝军;;热休克蛋白70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可能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黎光;李新鸣;;web2基因参与芽殖酵母S期检查点调控[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康铁邦;;细胞周期失调与肿瘤[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三届肿瘤、第十四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平洁;汪晖;;吲哚-3-原醇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张学敏;;细胞周期与基因组不稳定性(英文)[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进华;丁彦青;;介绍一种分步传代消化的新方法筛选培养细胞周期中M期细胞[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9 张红锋;陈树德;张利华;;低频脉冲电场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7年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季宇彬;高鹏;邹翔;;G_2/M检验点调控机制研究概述[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大可;细胞周期钟如何运行(下)[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彭丹;细胞周期 引爆生命科学新革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点评人:陆佳韵(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博士生) $$吴eㄖ泄窖Э蒲г褐琢鲅芯克赴锸抑魅危夜窖б糯У牡旎酥唬
本文编号:252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