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Kallistatin蛋白的哺乳动物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作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17 12:04

  本文关键词:Kallistatin蛋白的哺乳动物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statin,Kal),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炎症反应、血管生成以及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Kal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以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下调星状细胞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且抑制H202诱导的星状细胞活性氧的形成。同时发现Kal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指标来对肝脏健康状况进行有效检测,并申报国家专利。本研究是在Kal确定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试剂研发基础上的自然延伸,旨在创建一个以Kallistatin为指标的肝纤维化分子诊断ELISA试剂盒。本研究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临床诊断试剂盒制作标准来设计、推进。即当前临床上所用试剂盒除了对抗体进行检测外的试剂盒均为是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在检测抗体上加入生物素-链霉亲合素系统。本研究首先采用毕赤酵母发酵法和哺乳动物表达获取Kal蛋白。实验结果显示:毕赤酵母表达的Kal蛋白糖基化水平不足,与天然的蛋白质有一定的差异,无法采用。故本研究采用酵母发酵和哺乳动物表达系统获得的Kal蛋白进一步探索。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酵母发酵可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Kal蛋白,使用该蛋白制作抗体时,发现其Kal蛋白免疫原性较差,所以进行免疫时使用40μg/mL的Kal与弗氏佐剂1:1混合后,免疫效果呈现最佳效果。使用脾内免疫与皮下免疫方法对比后发现皮下免疫虽然时间较长,但是效价较高,适合作为单克隆抗体制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构建了Kal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并使用该载体探索在CHO细胞里高效表达,同时进行条件优化。这对于制作一个高灵敏度临床应用的肝纤维化Kal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临床应用Kal-ELISA试剂盒提供前期基础。
【关键词】:Kallistatin 哺乳动物表达 CHO细胞 单抗 临床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主要符号对照表9-10
  • 第一章 引言10-11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8
  • 2.1 Kallistatin概述11-18
  • 2.1.1 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11-13
  • 2.1.2 肝纤维化13-15
  • 2.1.3 肝纤维化的诊断15
  • 2.1.4 肝纤维化的治疗15-18
  • 第三章 Kallistatin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及纯化18-27
  • 3.1 毕赤酵母表达Kal蛋白18-20
  • 3.1.1 实验材料18
  • 3.1.2 实验试剂18
  • 3.1.3 实验仪器18-19
  • 3.1.4 试剂配制19
  • 3.1.5 实验方法19-20
  • 3.2 Kal蛋白的纯化定性及定量20-22
  • 3.2.1 试剂配制20-21
  • 3.2.2 目的蛋白的纯化21
  • 3.2.3 SDA-PAGE电泳检测21-22
  • 3.2.4 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22
  • 3.2.5 BCA法测定总蛋白浓度22
  • 3.2.6 Elisa法测定目的蛋白浓度22
  • 3.3 统计分析22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22-27
  • 3.4.1 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的制备22-24
  • 3.4.2 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的纯化24
  • 3.4.3 SDS-PAGE鉴定24-27
  • 第四章 Kallistatin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的构建27-35
  • 4.1 实验材料27-28
  • 4.1.1 试剂及耗材准备27
  • 4.1.2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27-28
  • 4.2 实验方法28-32
  • 4.2.1 引物设计28
  • 4.2.2 T载的构建与鉴定28-30
  • 4.2.3 大肠杆菌的转化及蓝白斑筛选30
  • 4.2.4 质粒的小量提取30-31
  • 4.2.5 测序31
  • 4.2.6 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连接到pcDNA3.1(+)载体31-32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32-34
  • 4.3.1 pcDNA3.1-Kal载的构建与鉴定32-33
  • 4.3.2 重组表达质粒的测序结果33-34
  • 4.4 讨论34-35
  • 第五章 Kallistatin蛋白哺乳动物表达初探35-50
  • 5.1 实验材料35
  • 5.2 CHO细胞冻存与复苏的条件优化35-36
  • 5.1.1 冻存保护液对CHO细胞的影响35
  • 5.1.2 冻存条件对CHO细胞的影响35-36
  • 5.1.3 复苏方法对CHO细胞存活率的影响36
  • 5.3 PEI介导的瞬时转染条件优化36-37
  • 5.3.1PEI毒性试验36
  • 5.3.2 细胞转染方法36
  • 5.3.3 转染条件的优化36-37
  • 5.4 结果37-44
  • 5.4.1 保存和复苏条件的优化37-40
  • 5.4.2 转染条件的优化40-44
  • 5.5 讨论44-50
  • 5.5.1 宿主细胞的选择45-46
  • 5.5.2 表达载体的选择46
  • 5.5.3 转染试剂的选择46-48
  • 5.5.4 转染过程的优化48
  • 5.5.5 质粒的抽提及纯化48-50
  • 第六章 Kallistati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作初探50-59
  • 6.1 实验材料50
  • 6.1.1 实验动物50
  • 6.1.2 试剂与器材50
  • 6.2 实验方法50-51
  • 6.2.1 脾内免疫50
  • 6.2.2 皮下免疫50
  • 6.2.3 细胞融合50-51
  • 6.2.4 血清滴度检测51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51-53
  • 6.3.1 脾内免疫与皮下免疫结果对比51-52
  • 6.3.2 抗原使用量及佐剂优化实验52-53
  • 6.4 讨论53-59
  • 6.4.1 细胞融合前的准备54-55
  • 6.4.2 饲养细胞的制备55
  • 6.4.3 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55-56
  • 6.4.4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56
  • 6.4.5 克隆化技术56-57
  • 6.4.6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57-58
  • 6.4.7 无血清培养液在杂交瘤细胞培养中的应用58
  • 6.4.8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和复苏58
  • 6.4.9 单抗的效价鉴定及纯化58-59
  •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59-61
  • 7.1 毕赤酵母蛋白的表达59
  • 7.2 哺乳动物表达59
  • 7.3 小鼠抗体制作59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59-60
  • 7.5 未来研究计划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薇,张健,郑剑玲,苏丹,王美慧;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2 张唯敏;;新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临床[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6年04期

3 迟素敏;;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6年Z1期

4 张明杰;单克隆抗体在农业中有何用途?[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1年02期

5 孙国凤;;单克隆抗体药品在日本通过调查会[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9期

6 ;一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更有效而经济的方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5期

7 任新玲,沈丽英,金伯泉,井晓梅,王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抗肺癌作用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章波,陈惠鹏,范国才,陈吉中,王清明;抗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免疫学杂志;2000年06期

9 李凤英,陈名道,顾卫琼,陈春荣,唐金凤;人瘦素单克隆抗体的鉴定[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陈志南,蒋建利;单克隆抗体——从鼠到人[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爽;安万新;胡荣花;叶萍;孟祥昱;;不同方法收集单克隆抗体浓缩后的比较[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2 刘大维;高斌;;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A];20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博谊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及临床应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徐爽;徐焱;;单克隆抗体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探讨[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5 彭虹;舒翠丽;刘永全;王华;高杰英;;抗人α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祭芳;史建荣;陈正贤;徐剑宏;陆琼娴;;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光波;董秋明;於葛华;李文香;张学光;;一株鼠抗人4-1BB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锦超;杨金菊;吴琼;李戬;陈勇;李辉;宋颖博;罗晓彤;任飞;高媛;杜雪梅;鞠艳芳;王兆卿;王京兰;徐菡;柳晓兰;崔玉芳;钱小红;贺福初;高建恩;孙启鸿;;高效鉴定单克隆抗体所识别未知抗原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9 杨永昌;王北宁;赖春宁;黎燕;;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效;高新;尚明美;宋海峰;汤仲明;;抗胰高血糖素样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晖;单克隆抗体研发进入新阶段[N];无锡日报;2010年

2 编译 李勇;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开发的秘钥[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广凯;单克隆抗体药物将有大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单克隆抗体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黄东临;罗氏叱咤单克隆抗体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单克隆抗体异军突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尹晖;全球最大单克隆抗体研制基地落户无锡[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尹晖;最大单克隆抗体研制项目在马山奠基[N];无锡日报;2010年

9 数文;罗氏买进抗癌单克隆抗体[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毛文波;单克隆抗体:征服癌症的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德强;以植物病毒为载体建立新型的载体—半抗原免疫体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2 王璞;以CD146为靶点的胃癌早期诊断多功能纳米探针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潇;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及柯萨奇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邹年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czy3 S1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程林;人△42PD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功能的初步探讨[D];南京大学;2014年

6 王海;直肠癌上调表达蛋白eEF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孙佳善;禽流感、新城疫和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筛选策略比较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8 胡新韬;HIV-1B'和CRF07_BC慢性感染者中和抗体应答特征及CD4bs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离鉴定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9 白宇;马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细胞免疫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余自强;抗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V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prM-E蛋白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葛新杰;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D];郑州大学;2015年

3 奉彬;基于鸭疫里炠氏杆菌表面抗原D15的乳胶凝集试验方法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剑;抗TRPM2兔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D];浙江大学;2016年

5 刘伟;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俞锦锦;抗伏马菌素B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发[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郭淑音;一种小型切向流过滤器的设计与验证及切向流过滤器缩小/放大理论[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8 应兰;猪白细胞介素22克隆表达和活性研究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青海大学;2016年

9 宋革;马铃薯S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10 彭言峰;牛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试剂盒研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Kallistatin蛋白的哺乳动物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2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