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SCs培养上清液对痤疮大鼠炎症模型TNF-α和M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4 19:40
【摘要】:第一部分构建痤疮大鼠炎症模型目的:以痤疮丙酸杆菌(P.acnes)混悬液外耳廓皮下注射构建痤疮大鼠炎症模型。方法:将21只6~8周龄、体重250±30g健康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BC组)、痤疮模型组(AC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7只。BC组不予任何处理,另两组大鼠均于实验第1天分别予P.acnes混悬液和生理盐水50ul在双侧外耳廓中央皮下注射1次,24小时后从大体观察三组大鼠注射前后耳廓皮肤变化,并用无菌针头挑取AC组耳廓肿胀部位组织,接种于血平板,厌氧罐中培养48h,证明为P.acnes感染。三组大鼠均于第7天处死,取局部皮肤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三组大鼠右侧耳廓组织中TNF-α、MMP-2表达水平。结果:大体观:BC组大鼠无变化;AC组大鼠双侧耳廓于注射24小时后局部出现红肿,1周后红肿未消退,并出现红色丘疹;NS组大鼠双侧耳廓注射24小时后局部出现肿胀,1周后肿胀完全消退。微生物检测:AC组镜下可见P.acnes生长,证实为P.acnes感染。组织病理:BC组可见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C组见皮下组织结构消失,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部分形成脓肿,部分毛囊口扩张,皮脂腺消失;NS组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基因检测:三组大鼠耳廓组织内均可检测到TNF-α、MMP-2基因;NS组与BC组比较,TNF-α、MMP-2基因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较NS组TNF-α基因水平增高,指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C组较NS组MMP-2基因水平增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acne混悬液外耳廓皮下注射可成功构建痤疮大鼠炎症模型。第二部分h AMSCs培养上清液对痤疮大鼠炎症模型TNF-α和MMP-2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明确人h AMSCs培养上清液中是否存在抗炎因子IL-10;观察h AMSCs培养上清液对痤疮大鼠炎症模型TNF-α和MMP-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h A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抗炎因子IL-10进行浓度测定。将49只6~8周龄、体重250±30g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BC组)、生理盐水组(NS组)、痤疮模型组(AC组)、痤疮模型未治疗组(P组)、h AMSCs培养上清液注射治疗组(H1组)、h AMSCs培养上清液涂搽治疗组(H2组)、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涂搽治疗组(YW组),共7组,每组7只。BC组无处理,AC组和NS组处理同第一部分。P组:于第1天在SD大鼠双侧外耳廓中央皮下注射予P.ance混悬液50μl,1周后成功构建痤疮大鼠炎症模型,之后不予任何处理,再观察4周后处死;H1组:在建模1周后双侧外耳廓中央皮下注射h AMSCs培养上清液25μl治疗,2次/周;H2组于构建模型1周后双侧外耳廓涂搽h AMSCs培养上清液治疗,1次/日;YW组于构建模型1周后双侧外耳廓涂搽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1次/日;H1组、H2组、YW组治均在治疗4周后处死。RT-PCR测定各组耳廓组织中TNF-α和MMP-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h AMSCs培养上清液中IL-10的浓度为281.22±10.35pg/ml。2.大体上观察大鼠耳廓局部皮肤变化:BC组、NS组、AC组变化同第一部分。P组:建模1周后双侧大鼠耳廓肿胀,少量红色丘疹,观察4周后双侧耳廓丘疹明显增多增大,丘疹表面紧张发亮;H1组治疗4周后耳廓皮损基本消退;H2组治疗4周后耳廓皮损基本消退;YW组治疗4周后耳廓皮损完全消退。3.H1组较AC组TNF-α、MMP-2基因水平均低,各指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H2组较AC组TNF-α、MMP-2基因表达水平均低,各指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P组较AC组TNF-α、MMP-2基因水平均高,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组较H2组TNF-α、MMP-2基因水平表达均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W组较H1组、H2组TNF-α、MMP-2基因水平表达均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h AMSCs上清液干预可减轻痤疮大鼠耳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含有的IL-10、TIMPs分别抑制TNF-α、MMP-2的表达,从而改善痤疮炎性皮损。2.h AMSCs上清液局部注射与涂搽对于痤疮大鼠炎症疗效无明显差异。
【图文】:
图 5a 图 5b2.3 耳廓组织病理观察2.3.1 耳廓组织病理学改变BC 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AC 组:表皮角化过度,部分毛囊口扩张,毛囊皮脂腺周围及真漫性浸润,皮脂腺消失。NS 组: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 6)
图 5a 图 5b2.3 耳廓组织病理观察2.3.1 耳廓组织病理学改变BC 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C 组:表皮角化过度,部分毛囊口扩张,毛囊皮脂腺周围及真皮内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皮脂腺消失。NS 组: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 6)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58.733;R-332
本文编号:2598765
【图文】:
图 5a 图 5b2.3 耳廓组织病理观察2.3.1 耳廓组织病理学改变BC 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AC 组:表皮角化过度,部分毛囊口扩张,毛囊皮脂腺周围及真漫性浸润,皮脂腺消失。NS 组: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 6)
图 5a 图 5b2.3 耳廓组织病理观察2.3.1 耳廓组织病理学改变BC 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C 组:表皮角化过度,部分毛囊口扩张,毛囊皮脂腺周围及真皮内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皮脂腺消失。NS 组:皮肤各层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 6)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58.733;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廖春燕;王娜;;丹参酮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6年11期
2 罗敏;石磊;张玲琳;王秀丽;;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01期
3 余贺玲;柏冰雪;;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年12期
4 吴艳;;避孕药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15年05期
5 张国毅;林彤;孙秋宁;李恒进;赖维;顾军;陆前进;郭在培;王宝玺;;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女性中度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年02期
6 项蕾红;;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年01期
7 吴波;邵晓珊;吴文锦;;青少年痤疮患者雄激素受体水平、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的研究[J];贵州医药;2014年07期
8 刘文彬;梁庆;王晖;黄钊;;一种痤疮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方宁;李丹;余丽梅;章涛;赵春华;陈代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赖庆松;邱木雄;;137例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聪;消疮饮对痤疮造模大鼠抗炎效果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98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987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