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多克隆抗体介导的获得性ADAMTS13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3-22 02:14

  本文关键词:多克隆抗体介导的获得性ADAMTS13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小板计数减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如前三者同时存在称之为TTP“三联症”,若三联症基础上合并肾脏损害和发热则称之为TTP“五联征”。TTP的基本发病机制是血浆中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金属蛋白酶ADAMTS13活性的严重减低。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TTP可以分为遗传性TTP(Upshaw-Schulman综合征)和获得性TTP。其中,遗传性TTP的ADAMTS13活性降低是由于ADAMTS13的基因突变所致,而获得性TTP则是由于患者血浆中存在的针对ADAMTS13的自身抗体或抑制物导致的ADAMTS13活性降低。在美国,每年新发获得性TTP比例为3-10例/百万人群。据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增的获得性TTP患者人数应在5000人以上。在发现ADAMTS13的最初一段时间很多学者认为单独的ADAMTS13活性缺乏可以引发TTP。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对上述观点产生了质疑。本实验通过应用抗ADAMTS13的多克隆抗体ab71550来建立获得性ADAMTS13缺陷的129×1/Sv J系小鼠模型,以进一步探究单独的获得性ADAMTS13活性缺陷是否能够导致小鼠发生TTP,抑或是ADAMTS13基因敲除小鼠一样仅仅表现为体内的高凝状态。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分组:选取7只129×1/Sv J系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只,对照组4只。另取1只小鼠,增加实验组用药剂量重复实验。2观察和检测项目:小鼠神经精神改变、小鼠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镜检、微量血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测量、ADAMTS13活性测定(FRETS-VWF86荧光底物法)、UL-VWF多聚体分析(VWF垂直电泳法)和组织病理学分析。3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采用小鼠内眦静脉取血方法,以柠檬酸钠抗凝,离心后留取血浆,-70℃冻存备用。另取微量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同时留取外周血涂片,显微镜观察有无破碎红细胞。共计采血5次,分别留取用药前、用药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的血液标本备用。最后一次采血结束后,将小鼠麻醉并脱颈椎处死,解剖留取肝脏、肾脏、脾脏、心脏和脑组织,并将上述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备用组织病理分析。4统计学分析:用SPSS 16.0对实验数据(包括血小板计数、ADAMTS13活性及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后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采用student t-test检验方法,以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抗体用药剂量均为600ug/kg)①神经精神症状: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未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改变。②外周血涂片: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外周血涂片镜检均未发现破碎红细胞。③血小板计数相关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用药前、用药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的血小板计数无差别(实验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P㧐0.05)。④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用药前、用药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的血红蛋白浓度无差别(实验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P㧐0.05)。线形图显示实验观察时间范围内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趋势稳于对照组。⑤血浆ADAMTS13活性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用药前ADAMTS13活性测定无差别(P㧐0.05);应用药物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ADAMTS13活性出现差别。线形图显示对照组ADAMTS13活性在实验观察时间内无明显波动,实验组ADAMTS13活性在应用抗体48h时降至最低,低至10%以下,此后逐渐恢复。(实验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P㧐0.05)⑥VWF多聚体分析:对照组动物体内不存在超大分子量VWF(UL-VWF)多聚体,而实验组小鼠在应用抗体48h时出现UL-VWF多聚体。⑦病理组织血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肝脏、肾脏、心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理组织分析中均未见微血栓形成。2增加实验组用药剂量(1000ug/kg)小鼠于用药48h采血过程中出现死亡。实验过程中小鼠未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外周血无破碎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测定未见明显波动;ADAMTS13活性较前进一步降低;VWF电泳显示存在UL-VWF;病理分析亦未发现微血栓形成。结论:抗ADAMTS13抗体ab71550能够抑制129×1/Sv J小鼠血浆ADAMTS13的活性,并出现UL-VWF多聚体,但并未诱发血小板计数减低、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微血栓形成等TTP的相关改变。由此推断:单独抗体介导的获得性ADAMTS13活性缺陷小鼠并不能发生TTP,TTP的发生的可能还需要其它遗传和(或)环境因素的参与。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ADAMTS13 抗体 动物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54.6;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20
  • 结果20-22
  • 附图22-24
  • 附表24-26
  • 讨论26-27
  • 结论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和临床治疗进展30-45
  • 参考文献38-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琛;李东;张凡;李翠萍;环亚红;宋艳智;夏素琴;廖海英;隋雪梅;卢应连;;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疗效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多克隆抗体介导的获得性ADAMTS13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60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