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腹角神经元单细胞膜片钳技术建立及相关受体分析
【学位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338
【部分图文】:
图 1. 实验流程。(A)实验动物:选用 7-12 天新生乳大鼠;(B)取出腰骶段脊髓置于震荡切片机中切片;(C)切片置于消化酶溶液中恒温消化;(D)在标准细胞外液中用自制的玻璃吹管机械吹打切片腹角部分;(E)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置于膜片钳实验台上进行记录(左侧为给药管;右侧为记录电极)。Fig 1. Experimental procedure. (A) Experimental animals: neonatal SD rats aged 7-12 daysold; (B) The lumbosacral spinal cord was removed and sliced by slicer. (C) The slices weredigested in the enzyme solution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D) Ventral horn neurons weremechanically dissociated by gently triturating with fire-polished Pasteur pipettes in standardsolution; (E) The acutely isolated ventral horn neurons were recorded on the patch-clampexperiment table (Drug tubes on the left; Recording electrode on the right).2.2 酶消化处理及机械分离细胞孵育完成后,将 3-4 片脊髓切片移入预通混合氧的含酶溶液(Papain,0.18g/30 ml ACSF)的小烧杯中,置于恒温水浴箱内 33℃ 消化 20-35 min(图 1C),
19实验所采用的给药模式(protocol)的设置。红色框标注为 3000 ms 冲洗-20000 ms 冲洗的模式。 The setting of drug delivery protocol for the experiment. The red frame is mas flushing -2000 ms drug delivery -3000 ms flushing mode.
之后用Clampfit 10.6以及Origin 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软件LAS V3.8拍摄和处理神经元的形态照片,选取具有片进行作图;分析电流-电压(I-V)关系时,选取具有代表细胞静息电位时的电流幅度作为标准,对其他不同钳制电位归一化处理,作出散点图,绘制I-V拟合的趋势线,根据公式的翻转电位。所有的实验样本数据皆以均数±标准差( x ± 细胞电流幅度皆为峰电流幅度(图 3),而非稳态电流幅度的电流反应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时,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威;郭英;袁维秀;;毒蕈碱乙酰胆碱M2/M4受体亚型在调节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递质释放中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郑超;汪萌芽;;依托咪酯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下行激活的影响[J];生理学报;2012年02期
3 郑超;汪萌芽;;依托咪酯对离体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感觉传入的差异性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年10期
4 李从德;陆永利;杨红卫;周敏;;以膜片钳技术急性分离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7期
5 李刚;程立君;林凌;贾方荣;;小鼠海马神经元急性分离和膜片钳技术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6 杨雷,李玉荣,苏莉芬,崔岚巍,贾淑伟,张云红;大鼠皮层神经元急性分离改良方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李晓明,李建国,杨建明,胡平,李晓文,王颖,覃鲁宁,高天明;一种改进的适用于膜片钳记录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元急性分离法(英文)[J];生理学报;2004年01期
8 Joan J KENDIG;脊髓切片中运动神经元的膜片箝技术研究:一种分析药物作用的高效工具(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0年06期
9 黑子清,陈秉学,黎尚荣,黄文起;M-受体拮抗剂对脊髓α_2-受体抗伤害效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7期
10 汪萌芽;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运动神经元的电生理参数测定[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3年02期
本文编号:2825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2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