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结肠黑变病模型中原癌基因c-myc、K-ras和p53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
【部分图文】: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豚鼠结肠组织中可见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和微绒毛结构(图2A);模型组豚鼠结肠组织中可见黏膜上皮细胞水肿,微绒毛脱落,浆膜和间质水肿以及大量含棕褐色色素颗粒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图2B)。正常对照组豚鼠结肠组织黑色素染色后,镜下未检出色素颗粒,阳性率为0%(0/8)(图2C);模型组豚鼠的结肠组织黑色素染色后,高倍视野见MC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吞噬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散在或成簇分布;细胞内色素颗粒呈黑褐色,色深,大小不一,无折光性,阳性率为100%(8/8)(图2D)。模型组豚鼠结肠组织黑色素染色评分为(4.75±0.46)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豚鼠的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结肠组织中c-myc、K-ras和pp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大黄灌胃8周后处死豚鼠,大体肉眼可见正常对照组豚鼠盲肠和结肠黏膜均呈浅红色,未出现色素沉着现象(0/8);模型组豚鼠盲肠、结肠近端、中端及远端肠壁可见暗褐色到深褐色色素沉着现象(8/8),豚鼠MC模型成功率为100%(图1)。正常对照组黑色素染色评分为0分,低于模型组的(5.50±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黄灌胃法可以有效建立豚鼠MC模型。2.2豚鼠MC模型结肠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杨廷桐,李荣堂;P53、Bcl-2和C-myc基因表达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冷静,姚玉宇,尹航,黄峻,彭韬;5-氟脲嘧啶和赖诺普利诱导合成型平滑肌凋亡及c-fos、c-myc、p53基因表达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冷静,姚玉宇,彭韬,尹航,黄峻;兔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内膜中c-myc、c-fos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研究[J];江苏医药;2002年04期
4 刘勇,路名芝,李启明,王夷黎;p53和c-myc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年01期
5 贺泽斌;赵云鹤;杨桂姣;陆利;;p53抑制剂对扩增晚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23期
6 呼亚伟,崔炳元,张津旗,陈福尊,章和平,李桂云,曹丽;硒对氟所致细胞凋亡及p53基因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5期
7 周志钢,何清濂,林子豪,杨松林,朱晓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后c-myc基因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8 孟强,吴清玉;c-myc基因信使核糖核酸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1期
9 孙宏涛;吴清玉;许建屏;;可溶性支架转染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静脉移植物c-myc及PC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10 杨康鹃,孟繁平,王玉祥,金桂花,范华英,M.Stassen,M.de Baets;C-myc标记肽对单链抗体与抗原结合活性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曙正;P53蛋白促进大鼠肝原代细胞增殖的机制[D];郑州大学;2013年
2 邓绪芳;p53在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及其致病性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雷岳山;P53与细胞衰老、自噬和凋亡[D];武汉大学;2013年
4 关爱丽;Jagged1和p53共同参与病理性心肌肥厚中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景宝;PTEN敲除小鼠前列腺癌模型的蛋白组学分析靶基因Chop的确定及诱导性表达c-myc细胞系的建立[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唐晓艳;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动物模型建立及癌变机制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娄永华;P53与DNA损伤修复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鋆歆;支气管上皮增生性病变FHIT及p53的病理学检测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邵婧昕;NICD1过表达P53及Lkb1联合缺失肺鳞癌小鼠模型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6年
10 王义涛;ACER2是一个新的通过促ROS产生而诱发自噬与凋亡的p53靶基因[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学波;P53抑制剂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孙慧慧;C-my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香娟;非p53依赖通路c-myc基因调控p14~(ARF)基因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方平;脱氧核酶抑制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体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郭晓芳;P53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石亮;腺相关病毒介导狨猴P53和P21基因沉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7 曹江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2对p53的调控及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曾汶;p53基因敲除对猪成纤维细胞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9 杨逸凡;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中p53靶基因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刘泽法;重组人p53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5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4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