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通过钻孔加速建立体外椎体骨质疏松模型

发布时间:2020-10-20 02:41
   目的对山羊离体椎体分组进行不同数量打孔,使用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进行脱钙,并对各组椎体脱钙前、脱钙后生物力学测定,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取20只年龄6~8年的雌性陕南白山羊腰段L_1~L_5椎体100个,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个),A组不打孔,B组、C组、D组、E组分别对椎体终板表面垂直方向进行钻10个孔、20个孔、30个孔、40个孔,各组取均10个椎体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比各组间极限抵抗强度及刚度。各组剩余10个椎体测量骨密度后均使用0.491 6 mmol/L的EDTA-2Na溶液浸泡,每5 d测量1次各组的骨密度变化,直至各组椎体达到骨质疏松标准停止,记录所需时间对比各组脱钙前骨密度及脱钙后骨密度。脱钙完成后对各组骨质疏松椎体进行生物力学试验,对比各组间极限抵抗强度及刚度。结果 (1)浸泡前椎体生物力学实验结果:A、B、C、D、E五组浸泡前的抵抗极限强度及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相互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与A、B、C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组与A、B、C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认为钻孔数≤20个在脱钙前对椎体生物力学指标影响不大。(2)椎体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结果:5组间的脱钙前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钙后5组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钻孔数与所需建模时间呈负相关性。(3)骨质疏松椎体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以A组为标准进行两两对比,发现A、B两组相互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D、E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A、B、C、E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与、A、B、C、D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椎体终板垂直方向钻孔数量为10个时,可在35 d内建立出椎体骨质疏松模型,且不会对椎体的生物力学指标产生明显影响,相比传统不钻孔建模所需的45 d,能明显缩短时间。
【部分图文】:

椎体,建模,单元,统计学


建模时间见图1。(1)A组10个椎体单元脱钙前骨密度(BMD)为(1.237±0.030) g/cm3,脱钙45 d BMD达到下降25%以上,BMD为(0.921±0.021) g/cm3。(2)B组10个椎体单元脱钙前BMD为(1.229±0.011) g/cm3,脱钙35 d BMD达到下降25%以上,BMD为(0.916±0.013) g/cm3。(3)C组10个椎体单元脱钙前BMD为(1.229±0.012) g/cm3,脱钙30 d BMD达到下降25%以上,BMD为(0.922±0.022) g/cm3。(4)D组10个椎体单元脱钙前BMD为(1.232±0.023) g/cm3,脱钙25 d BMD达到下降25%以上,BMD为(0.918±0.023) g/cm3。(5)E组10个椎体单元脱钙前BMD为(1.230±0.021) g/cm3,脱钙25 d BMD达到下降25%以上,BMD为(0.915±0.019) g/cm3。对A、B、C、D、E五组进行组间比较,发现5组间的脱钙前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钙后5组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认为各组在脱钙前的BMD没有差异,脱钙后的BMD也没有差异。脱钙后椎体达到统一骨质疏松标准,其钻孔数与所需建模时间呈负相关性。见图2。

椎体,骨质疏松,情况,统计学


对A、B、C、D、E五组进行组间比较,发现5组间的脱钙前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钙后5组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认为各组在脱钙前的BMD没有差异,脱钙后的BMD也没有差异。脱钙后椎体达到统一骨质疏松标准,其钻孔数与所需建模时间呈负相关性。见图2。2.3 各组骨质疏松椎体生物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彬奎;雷伟;王军;李运明;;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的快速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2 曹涌;张烽;姚羽;邱军;陈向东;赵剑;;快速建立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9期

3 程自申;张智海;刘莉;尹磊;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张雪松;李鹏;;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年03期

4 李毅,宋士英,徐玉东,张占波,傅志军,周成双;椎体部分缺损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5 李伟,张毅,高予中,刘靖,苗雨伏;国人椎体的测量与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1999年02期

6 钱太保;周建生;;腰5椎体和骶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解剖与临床;2007年03期

7 朱勋兵;邓廉夫;;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小鼠椎体发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23期

8 冯宇,高燕,邓京京,贾广兴,王喆;椎体位移离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手法治疗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年06期

9 胡侦明,戴克戎,薛文东,汤亭亭,张先龙;卵巢切除影响椎体力学强度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冯其金;赵玲娟;谷福顺;魏万利;郑昆仑;郭锐;李瑞峰;;三维有限元动物椎体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超;椎体自身免疫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4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