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发布时间:2017-05-22 19:23

  本文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于成功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的小鼠的体重、血小板计数等各方面的治疗作用;以及测量小鼠骨髓来源DC细胞表面CD80,CD86,MHC II表达水平,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ITP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方法1.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的制备:取BALB/c小鼠抗凝全血,分离出血小板制成混悬液后分别与等量完全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合,分别于第0、1、2、4周注射于豚鼠背部、腹股沟及后足掌皮下免疫。第5周取豚鼠不抗凝全血,离心后获得上清即为GP-APS。腹腔给予BALB/c小鼠不同比例的GP-APS,观察血小板下降幅度和持续时间,选取合适的稀释倍数。2.慢性模型的分组与建立:随机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ITP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0ng/d的1,25-二羟维生素D3,生理盐水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经腹腔及尾静脉注射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h采血,测量血小板计数,并记录体重,评价出血倾向等。于2周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取骨髓涂片,镜下计数巨核细胞数。3.细胞培养:随机从治疗组和模型组各取一只BALB/c小鼠,在无菌环境下取股骨髓腔内骨髓,收集后过滤,去除红细胞并洗涤两次。加入无菌完全培养基(其中含GM-CSF 20ng/ml,IL-4 10ng/ml,双抗及胎牛血清)将收集的细胞重悬,并按照之前的分组移至6孔培养板中,做上标记。4.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每天将六孔板放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变化。5.流式检测CD86,CD80和MHC II类分子表达:收集第7天细胞,加入PE-cy5-CD86、FITC-CD80、PE-MHCⅡ,避光条件下室温孵育30min。洗涤两次后重悬细胞,上机分析。结果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后,注射第10天开始,治疗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血小板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出血倾向明显降低(x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OH)2D3治疗组的DC细胞表面CD86和MHC II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0的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25-(OH)2D3对ITP模型小鼠在体重饮食等一般情况、出血倾向、血小板数及骨髓血小板生成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2.1,25-(OH)2D3有诱导小鼠DC细胞共刺激分子和MHC II表达水平下调的作用,并可能通过该作用抑制DC细胞的成熟,并从而诱导免疫耐受型DC细胞。3.1,25-(OH)2D3可能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型DC细胞达到对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动物模型 1 25-二羟维生素D3 树突状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58.2;R-332
【目录】:
  • 英文缩略词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前言11-13
  • 2 材料和方法13-19
  • 3 结果19-26
  • 4 讨论26-31
  • 5 结论31
  • 6 不足与展望31-33
  • 参考文献33-41
  • 附录41-42
  • 致谢42-43
  • 综述43-58
  • 参考文献51-58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褚雨霆;张雅月;侯丽;马薇;陈信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本文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86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