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下合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HMGB1及nAchR α7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8:09
本文关键词:电针下合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HMGB1及nAchR α7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分别电针急性胃黏膜损伤(AGML)模型大鼠胃、大肠、小肠、胆腑下合穴后对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α7)的影响,探讨干预足三里治疗胃腑病变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下巨虚组及阳陵泉组共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采用WRS法诱导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束缚于鼠板上30min/次,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及阳陵泉组分别针刺与组名相应的双侧穴位并接电子针疗仪(疏密波10Hz/50Hz,左侧接正极,右侧接负极,强度以大鼠后肢末端轻微抖动为宜)治疗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0d后,取胃组织,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并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及组织HMGB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AchRα7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余组胃黏膜损伤指数(UI)、血清IL-1β及胃组织HMGB1含量均较低,且胃组织nAchRα7表达均较高(P0.05,P0.01);(2)与足三里组比较,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组胃组织UI及血清IL-1β和胃HMGB1水平均较高(P0.05,P0.01),且阳陵泉组nAchRα7表达明显偏低(P0.01)。结论:(1)电针与消化系统相关的内腑下合穴均可通过IL-1β、HMGB1及nAchRα7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实现对AGML模型大鼠的干预治疗作用;(2)对比可知:足三里组对AGML模型大鼠的总体干预效应优于其他组,部分说明足三里穴与对应胃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电针 下合穴 AGML模型大鼠 IL-β HMGB nAchRα 合治内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27
【分类号】:R245;R-332
【正文快照】: 对于腑病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多遵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的“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的应用原则,而“合治内府”之“合”穴有五输穴之“合穴”与“下合穴”之别,我们的前期研究[1-2]初步证实“合治内府”当指下合穴。近年来不乏腧穴特异性的相关研究,但是基于“合治内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霞,李树伟;谈“下合穴”的临床运用[J];现代中医药;2003年05期
2 杨\
本文编号:454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45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