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华画家_永州中心医院卿伯华_论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在华的传教事业
本文关键词:浅议伯驾与西医在华的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师范大学》 2013年
论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在华的传教事业
郑二瑜
【摘要】: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在华生活二十年,他的活动涉及到了中美外交,宗教,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他在华的某一个方面,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史料,以伯驾的宗教思想为出发点,结合他在华活动对传教事业的影响,进而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论述他在华传教的方式。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伯驾早年接受的宗教教育,,进而分析他到华传教的原因,以及他初到中国时对中国的认识。第二部分,论述伯驾医疗传教的原因和其与美部会的冲突。第三部分,通过分析伯驾早期在华的政治活动来说明这些政治活动对传教事业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商业活动和早期的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传教活动的关系,论述伯驾对商业传教的认识,第五部分论述伯驾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总之,伯驾在华,无论是通过医疗活动、商业手段,还是通过政治外交,都饱含了浓厚的宗教热情和传播基督福音的狂热目的,他坚信他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通过基督教才能救中国。他进行的有些活动,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技术,但是为达到传教目的所采用的方式却不为人所称道,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剑峰 ,吴琼英;伯驾与广州眼科医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王立新;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与美国在华商业扩张[J];世界历史;1997年02期
3 李传斌;医学传教与近代中国外交[J];南都学坛;2005年04期
4 谭树林;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医疗事业影响述论[J];历史教学;2005年09期
5 卞浩宇;;基督教新教早期在华“医药传教”剖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4期
6 冯秋季;;“疗灵”与“疗身”:近代加拿大传教士在卫辉的借医传教[J];史学月刊;2010年04期
7 汪波;基督教传播对早期中美外交关系建立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8 吴义雄;;基督教道德与商业利益的较量——1830年代来华传教士与英商关于鸦片贸易的辩论[J];学术研究;2005年12期
9 段小红;;浅议伯驾与西医在华的传播[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何小莲;晚清新教“医学传教”的空间透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怡;试论《中美续增条约》[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张登德;《富国须知》与《富国策》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2期
3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汪维真;;弃中择西:清人吴汝纶医学观的转变及原因分析[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5 李海红;;试析李提摩太的基督教思想——以其在《万国公报》上的言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6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7 谭树林;;也谈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的原因——以李鸿章对幼童留美计划的态度转变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8 欧阳跃峰;姚彦琳;;近代教会报刊的在华传播——以《万国公报》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陶玲慧;;浅议近代教会女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魏睦森;试析《四言色脉要诀》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之蓝本[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程珂;;中国学者对建国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黎平;;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吴伯娅;;耶稣会士白晋对《易经》的研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6 陈才俊;;传教士伯驾鼓动美国侵略中国台湾图谋的流产[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7 吕波;;雅裨理中国观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10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3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5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8 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张增国;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崔宇;近代孔教思潮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静;对话外交与冷战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海飞;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程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卢燕君;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连星星;美国广州领事报告与早期中美关系(1784-1844)[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余雅卿;兴化美以美会文教事业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何大进;鸦片战争时期的美国赴华传教士与美国侵华政策[J];世界历史;1990年05期
3 田涛;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J];近代史研究;1995年05期
4 王立新;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J];近代史研究;1996年03期
5 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J];史学月刊;2002年10期
6 刘志庆,尚海丽;加拿大传教士在安阳四进四出及其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4期
7 毛光骅;基督教在河南省的传播与西方医学的传入[J];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04期
8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9 梁碧莹;嘉约翰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莲;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早期医学活动[J];档案与史学;2003年01期
2 汪波;彼得·伯驾与美国早期对华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王晓平;;医药传教之先驱——伯驾[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毛剑峰,吴琼英;伯驾与广州第一家西医医院[J];岭南文史;1995年01期
5 李浩;从“福音的婢女”到政治的婢女——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医生伯驾评介[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6 叶农;新教传教士与西医术的引进初探——《中国丛报》资料析[J];广东史志;2002年03期
7 汪波;基督教传播对早期中美外交关系建立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2期
8 孙邦华;;寓华英人傅兰雅的宗教与科学观刍议[J];学术月刊;1993年08期
9 林立强;;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实业活动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04期
10 孙邦华;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乐知在上海所办《万国公报》为中心[J];孔子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才俊;;传教士伯驾鼓动美国侵略中国台湾图谋的流产[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吕波;;雅裨理中国观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3 晏可佳;;马礼逊传教事业的回顾与评价[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伟虹;;晚清基督教教案发生的原因分析[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顾卫民;;意大利与梵蒂冈访问记[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6 曹圣洁;;以史为鉴 办好中国教会——在“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佳智;;郭实腊其人及其在早期对华传教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林夕;;早期来华传教士活动特点及其影响——以马礼逊和东印度公司的关系及其参与英国对华外交政治为例[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晓鸿;;西方神学思想中的非神学因素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兼论近代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钦章;;西班牙奥斯定会士的首次泉州之行[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莲 (上海);[N];南方周末;2004年
2 孙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传斌;[N];光明日报;2005年
4 顾钧;[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记者 陈枫 通讯员 王海芳;[N];南方日报;2010年
6 李闽春;[N];医药经济报;2000年
7 记者 张蜀梅 通讯员 王微;[N];南方日报;2005年
8 习五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濮文起;[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王 健;[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岩厦;早期新教传教士以教育、知识传播与医务活动促进传教事业述论[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3 吴宁;美南浸信会在华南传教活动研究(1836—1912)[D];暨南大学;2007年
4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5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邵志择;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D];浙江大学;2009年
8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金红;胡约翰与福建安立甘会研究:1862-1915[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才俊;美国传教士与19世纪的中美外交关系(1830-1899)[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二瑜;论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在华的传教事业[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楼;美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宁;美国新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D];外交学院;2002年
4 刘鹏飞;新教传教士与晚清基督教会自养[D];苏州大学;2002年
5 牛锦红;晚清传教士与西方法律思想的输入[D];苏州大学;2004年
6 张小平;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年—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近代山东西医科学(1860-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妍红;近代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活动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丁琳;早期新教传教士与中国英语教学起源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卫未;二十世纪初期基督教新教关于建立基督教联合大学的讨论[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浅议伯驾与西医在华的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5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