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疏风颗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SP、CGRP和脑干5-HT含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活血疏风颗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SP、CGRP和脑干5-HT含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偏头痛 活血疏风颗粒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羟色胺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疏风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脑干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研究活血疏风颗粒对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比灵组和活血疏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7天后,除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SP、CGRP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干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耳红及挠头出现时间均缩短,挠头次数增加,血浆SP、CGRP含量明显增加(P0.05),脑干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比灵、活血疏风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耳红及挠头出现时间延长、挠头次数减少(P0.05),血浆SP、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干5-HT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活血疏风颗粒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减少SP、CGRP释放,增加5-HT含量实现的。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偏头痛 活血疏风颗粒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羟色胺
【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131237)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粤发改社[2009]431号)
【分类号】:R277.7;R-332
【正文快照】: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和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不愿活动等症状,可有家族史。2010年我国原发性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偏头痛发病率为9.3%,人均治疗费用约为728元/年。在日本偏头痛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 ,钟广伟 ,祁敏 ,刘卫平 ,王素娥 ,文玲波 ,徐琳兰 ,陈欣 ,龙春香 ,李学文;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PLASMA CGRP AND SP CONTENT CHANGE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年03期
2 刘继峰,李久宏,翟宁,耿龙,宋芳吉;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peptides,Acth,Cortisol and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3年03期
3 石葛明,谭会兵,刘扬,刘树锋,郭安臣,万选才;5,7双羟色胺对不同功能运动神经元群调质CGRP配布式样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刘辉;王海峰;朱红岩;仇为民;陈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ET和CGRP测定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年06期
5 徐格;吴雪晖;许建中;周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GRP受体存在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6 徐格;许建中;周强;吴雪晖;;CGR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7 周志超;陈元方;莫日根;郑捷;罗文;侯雪;潘国宗;;人胰腺癌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及其对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8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ON NORMAL AND ISCHEMIC MYOCRDIUM[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8年04期
9 孙纪新,吴待英,许顺江,甄秀丽,刘雪琴,刘荣霞,李贵霞;CGRP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10 付梅林,冯国勤,魏爱风,张爱华,曹卫华,郭战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ET、CGRP变化的相关性[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泉;罗丹;王丽;张晓红;李元建;;激动辣椒素受体上调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中CGRP的表达[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于龙川;;CGRP与痛觉调节——十六年研究工作回顾与思索[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3 丰伟;田新华;庄再旺;林晓宁;魏峰;黄志纯;孟晗;黄延林;陈陆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真核表达质粒pLXSN-CGRP的构建[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丁生;蒋瑾;逮波;朱丽霞;文琛;;药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糖尿病(消渴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波涛;陈璧;胡大海;汤朝武;;大鼠肾上腺内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的正常分布及烫伤时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6 曹志中;赵皿;;大鼠磨牙牙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急性炎症中的变化[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7 谌峗;刘彦梅;郭锋;陈根;陈临溪;秦旭平;;Inhibitory effects of CGRP and ERK1/2 signal pathway on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role of caveolae and caveolin-1[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谢文霞;杨建荣;陈勇;夏君慧;黄河;;腹针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1、CGRP水平影响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9 谢文霞;杨建荣;陈勇;夏君慧;黄河;;腹针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1、CGRP水平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刘俊岭;王友京;罗明富;陈淑萍;董晓彤;王双昆;王淑斌;高永辉;;脊髓等组织及血浆NO和CGRP在针刺改善心肌缺血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CGRP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余志平;机制不同各有所长[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格;CGRP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张慧宇;CGRP在骨修复与炎症性骨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3 郭韧;CGRP介导人体内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与相关药物代谢酶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9年
4 郑求烈;补充复合中药对运动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及CGRP含量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付红敏;CGRP在高氧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6 于金录;重组表达NT4-CGRP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对鸡胚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金大成;CGRP和NGF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8 商立军;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心肌钙通道的作用及心肌细胞数学模型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9 李先伟;CGRP在大鼠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和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马宏敏;CGRP在面神经损伤再生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莹莹;CGRP在初级感觉信息调制中的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陈彦强;肉毒毒素A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GRP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闫丽璇;糖尿病人SP、CGRP、cTnI、NE、Ach改变与术中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婷;CGRP对大鼠骨毮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孙嵩;NGF调控CGRP表达促进MG-63细胞增殖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赵上下;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CGRP、NGF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7 常坤鹏;人尿激肽原酶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中CGRP、RAMP1及VEGF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全海燕;CGRP通过cAMP/PPARγ/eNOS途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D];南华大学;2015年
9 崔银洁;截瘫三联针复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5-HT CGRP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欧云娜;治肠法对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大鼠肺肠组织神经肽SP、CGRP、VIP分泌机制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4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61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