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慢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体内的表达和检测

发布时间:2017-09-01 06:11

  本文关键词:慢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体内的表达和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血吸虫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载体


【摘要】:目的验证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体内能否成功表达并产生绿色荧光。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虫期虫体的背景荧光情况。利用含有由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zs Gree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14 d童虫,未感染对照组采用不含慢病毒的RPMI 1640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培养。感染后48 h,提取童虫基因组DNA和总RNA,合成c DNA,PCR检测zs Green基因是否整合入基因组以及绿色荧光蛋白m RNA的转录表达情况。在感染后24和48 h,以及换为不含慢病毒的RPMI 1640培养液后的不同时间点,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被感染童虫发出的绿色荧光,并判断其是否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虫体内表达而产生的绿色荧光信号。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日本血吸虫童虫无明显自发荧光现象,成虫可自发明显荧光。感染组童虫基因组DNA和总c DNA PCR检测结果显示,均扩增出大小为173 bp的阳性条带,与zs Green基因片段一致,且测序结果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而感染组童虫在感染后24 h,肠道内出现绿色荧光亮点,但疑似食物残渣。感染后48 h,童虫肠道发出均匀的绿色荧光,其亮度高于慢病毒培养液的背景荧光亮度。更换为不含慢病毒的RPMI 1640培养液3 d后,童虫肠道内绿色荧光变弱,一周后绿色荧光消失。重新更换为含慢病毒的RPMI 1640培养液感染童虫,2 d后在肠道内再次发现均匀绿色荧光。未感染对照组童虫未出现绿色荧光。结论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日本血吸虫体内表达,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绿色荧光信号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中心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载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1867)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支持(No.2014DFA31130)~~
【分类号】:R383.24
【正文快照】: 近年来,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基因组和转录组全面测序已完成,并获得了大量的基因数据[1,2]。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进行基因操纵,这些基因的生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3-5]。在曼氏血吸虫(S.mansoni)中已证明,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血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玲;;我科学家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天书”[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07期

2 ;抑制一种酶的活性可致日本血吸虫死亡[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何毅勋,彭辛午;日本血吸虫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4 黄左钺,励正康,邱云,王琴美;呼吸在日本血吸虫能量代谢中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年03期

5 张萍;;日本血吸虫的采集、固定和保存法简介[J];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1995年03期

6 帅连云,曹建平,仇锦波;日本血吸虫纯净活虫卵的制备[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渊,汪学龙,吴忠道,周青;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大亚基核糖体基因的亚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4期

8 王文实,李雍龙;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及其诱导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5期

9 吴忠道,余新炳,徐劲,曹爱莲,罗建威,熊小燕,耿岩;日本血吸虫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初步构建(英文)[J];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00年00期

10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分析[J];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0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锋;林矫矫;冯新港;傅志强;苑纯秀;周元聪;蔡幼民;;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蛋白质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欣之;矫矫;石耀军;冯新港;苑纯秀;金亚美;;日本血吸虫7d童虫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学龙;王维;;编码日本血吸虫10.6KD膜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夏艳勋;林矫矫;赵传壁;陈益;贺桂芬;;日本血吸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立;荣秋亮;王业富;;日本血吸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杨胜辉;刘碧源;刘彦;周东明;曾庆仁;曾铁兵;喻容;蔡力汀;张顺科;方会龙;;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经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叶向群;;钉螺体内叶巢外睾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对抗性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陆珂;苑纯秀;朱传刚;石耀军;李浩;刘金明;林矫矫;;日本血吸虫膜蛋白重组抗原免疫小鼠的保护力评估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孔娟;冯正;徐斌;邓王平;鞠川;胡薇;;日本血吸虫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各虫期转录和表达情况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斌;冯正;鞠川;许学年;莫筱谨;邓王平;孔娟;胡薇;;日本血吸虫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陈卫东;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完成[N];科技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彭振 记者 程守勤;抑制一种酶的活性可致日本血吸虫死亡[N];健康报;2012年

3 记者 曹玲娟;我科学家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天书”[N];人民日报;2006年

4 记者  章迪思 实习生 周惠婷;血吸虫基因“天书”全球发布[N];解放日报;2006年

5 岳阳;国内生物信息平台首发大规模基因组数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谢军;我国首次向全球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序列数据[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日本血吸虫氧化还原相关蛋白功能、结构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韩艳辉;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TGR)在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中部分功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玉梅;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滤泡辅助性T细胞变化及功能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4 朱丽慧;日本血吸虫exosomes调控虫体与宿主互作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洪炀;日本血吸虫童虫在不同敏感性宿主体内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昒;日本血吸虫骨形成蛋白分子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武闯;日本血吸虫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质组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刘锋;人CD34+造血干/祖细胞和日本血吸虫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何原;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徐静玮;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证据[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清;感染日本血吸虫引起宿主循环MicroRNAs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刀金威;日本血吸虫凋亡抑制因子SjBIRP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刘艳涛;日本血吸虫表膜蛋白SjOST48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马帅;日本血吸虫TOR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赵登云;日本血吸虫虫卵及相关抗原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杜晓峰;日本血吸虫入侵宿主过程中关键尾蚴蛋白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赵波;吡喹酮(PZQ)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及PZQ抗性虫体蛋白质组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8 华梦晴;日本血吸虫Nanos蛋白的基因定位与功能初步鉴定[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邵延靖;日本血吸虫Vasa3基因定位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卞超蓉;日本血吸虫不同虫株的群体遗传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0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770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