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埃博拉病毒GP和VP40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表达及病毒样颗粒装配

发布时间:2017-09-01 12:12

  本文关键词:埃博拉病毒GP和VP40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表达及病毒样颗粒装配


  更多相关文章: 埃博拉病毒 病毒样颗粒 FT细胞 表达


【摘要】:目的:制备基因重组埃博拉病毒样颗粒,为疫苗研究及埃博拉病毒特异抗原、抗体检测提供基础。方法:根据埃博拉病毒扎伊尔株的GP和VP40蛋白氨基酸序列,以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表达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基因优化设计;化学合成GP和VP40基因片段并分别构建于表达质粒pcDNA3.1或同时构建到具有双表达单元的质粒pBudCE4.1;重组质粒经lipofectamine2000转染293FT细胞;以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GP和VP40的表达;通过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共转染分别表达GP和VP40的两个质粒或转染共表达两个蛋白的质粒都发现GP特异反应条带产生,且大小与预期相符,此外,转染共表达质粒产生的GP蛋白表达明显强于两个质粒共转染,并同时可检测到VP40的表达;电镜观察到典型的丝状的埃博拉病毒样颗粒。结论:在293FT细胞中基因优化的埃博拉病毒GP和VP40可有效表达并装配为病毒样颗粒,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病毒样颗粒 FT细胞 表达
【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级科技计划(2014IMB02ZD)对本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R373
【正文快照】: 埃博拉病毒感染可引起多发性器官衰竭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1],致死率高达70%~80%[2]。埃博拉病毒自1967年首次发现以来已引起多次爆发[3],最近一次发生于2014年,死亡人数高达7 373人。目前来看,埃博拉病毒感染存在一定地域限制性[4],但是由于其潜伏期通常为5~12天甚至可达21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云,夏求洁,王能进,孙宗棠;鸭肝癌细胞中病毒样颗粒的电镜观察[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2 雷琼;病毒样颗粒用作轮状病毒亚单位疫苗(英)[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7年03期

3 李姿林;;多基因表达家蚕生物反应器组装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的研究[J];北京农业;2011年03期

4 高啸;潘玉竹;陈中伟;邢丽;刘坤;王文娟;杨鹏辉;王希良;;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初步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1年06期

5 李晓楠;曹明慧;李培锋;;新肠道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11期

6 单军;葛以跃;戚宇华;张文帅;李显;崔仑标;;含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部分核糖核酸序列病毒样颗粒的构建[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7 董晓燕;刘晓丹;张麟;;内含肽介导的鼠多瘤病毒样颗粒生产表达和纯化[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04期

8 王健伟,姜慧英,屈建国,赵同兴,洪涛;同时表达蓝舌病毒四个主要结构蛋白可装配成病毒样颗粒[J];病毒学报;2000年02期

9 杨靖佳;井申荣;曾韦锟;;病毒样颗粒在疫苗研究中的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龙遗芳;郭中敏;陆家海;;病毒样颗粒技术——现代生物医学应用的新平台[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霄;周子华;廖玉华;王敏;;乙肝核心病毒样颗粒的克隆、改建、表达和纯化[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戚宇华;崔仑标;史智扬;葛以跃;李显;单军;陆祖宏;;H5N1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应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柯昌文;李天成;武田直和;;BK病毒VP1的C端阳电荷残基对病毒样颗粒形成的影响[A];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4年

4 魏兰兰;;16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5 仝光杰;楼觉人;;HPV52 L1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艳;郑龙;宋淑霞;魏林;;对携带HCC表位的HBc病毒样颗粒负载的DC疫苗的免疫评价[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胡仲廉;焉晋绚;查世钦;刘克相;方华;刘静敏;戈士文;;病毒样颗粒——一种与食管癌密切相关的实体结构及其立体构型[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通讯员 于洋 记者 张兆军;病毒样颗粒荧光示踪研究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11年

2 孙国根;新型HIV—1病毒样颗粒表达系统制备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俞忠良;我国克隆出SARS病毒样颗粒[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超;小反刍兽疫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杨延丽;灭活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的结构表征和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3 冀显亮;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优化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4 陈毅;非对称垂直流场流分级技术应用于病毒样颗粒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6年

5 李月涛;RVFV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王,

本文编号:772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772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