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M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载脂蛋白M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炎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碱基淬灭探针技术鉴定小鼠基因型,然后随机选取6-8周龄雄性小鼠(体重:约25g)共24只,其中载脂蛋白M野生型(ApoM+/+)小鼠和载脂蛋白M缺失型(ApoM-/-)小鼠各12只,分别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和LPS(100μl,1.25mg/ml),连续腹腔注射3次,每次间隔24小时。采用Luminex xMAP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和IL-6的浓度。结果:在LPS诱导刺激下,ApoM+/+小鼠和ApoM-/-小鼠血清中IL-10和IL-6的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升高(P0.01);在注射生理盐水的两组小鼠中,ApoM+/+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低于ApoM-/-小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射LPS的两组小鼠中,ApoM+/+小鼠血清中IL-6水平明显低于ApoM-/-小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显示ApoM与LPS对小鼠血清中IL-6水平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1),而对血清中IL-10水平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LPS可明显升高ApoM+/+与ApoM-/-小鼠血清中IL-10及IL-6水平,而ApoM可以通过抑制LPS介导的血清中IL-6水平的升高来发挥抗炎作用。
【关键词】:载脂蛋白M 脂多糖 IL-6 IL-10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4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9
- 材料与方法9-17
- 实验结果17-20
- 讨论20-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8
- 综述28-41
- 参考文献35-41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皓,刘秉文;载脂蛋白C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1期
2 黄全跃,赵水平;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1期
3 李向平,赵水平;载脂蛋白AⅤ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7期
4 胡维诚;载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病[J];山东医药;1988年02期
5 许叶;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载脂蛋白A-I和B测定的标准化——Ⅱ.候选参考物的评价和筛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3年06期
6 吕新跃;载脂蛋白CI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4期
7 郭爱萍,潘韶霞;老年人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4期
8 陈国珠;145例载脂蛋白的检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9 康强,林敦彬,何玉梅,严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载脂蛋白变化的意义[J];贵州医药;2001年06期
10 张雪梅,刘秉文;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成凯;雷林东;原传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载脂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范乐明;;载脂蛋白A5基因变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董广涛;王秀洁;王明轩;郭利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载脂蛋白A-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夏骏;刘芳;周新;;载脂蛋白M的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苏曼曼;许天敏;王毅;宿晓云;颜炜群;;重组人载脂蛋白E3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艺峰;;载脂蛋白检测与意义[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瑞定;陈春晓;;载脂蛋白A1、B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胡鹏;经承学;覃远汉;陈萍;李铭芳;;人类载脂蛋白B编辑催化多肽-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磊;宿红艳;王昌留;赵志文;;载脂蛋白D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聪聪;田勇;卢立志;石放雄;;载脂蛋白A5降低甘油三酯效应的机理[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超群;范晓莉;高水平载脂蛋白E4基因可保护肝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文;散步减肥[N];云南政协报;2000年
3 高坤;教你看懂血脂化验报告[N];保健时报;2004年
4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燕贻;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什么[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伽;查血预知心脏病发病风险[N];健康报;2010年
6 解放军第260医院 牛海玲;血脂高低与疾病[N];河北科技报;2009年
7 艾舒华;查血脂前须注意什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今刚;乙型肝炎病毒对血浆载脂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13年
2 朱双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贺延春;北京鸭血清主要载脂蛋白的结构和某些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4 杨柳;载脂蛋白M与肥胖代谢异常及其干预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5 朱大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主要相关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B的点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6 蒋波;葡糖胺对载脂蛋白M代谢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尹银亮;北京鸭载脂蛋白apoA-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8 胡鹏;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胡松;人类载脂蛋白AⅤ与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关系以及TNF-α下调其表达的机制初探[D];中南大学;2008年
10 俞娟;载脂蛋白C3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庆;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载脂蛋白a-Ⅰ、尿酸、总胆红素、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颜丽;载脂蛋白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鉴别诊断及与家系成员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张景展;载脂蛋白C-Ⅲ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4 陈世达;家蚕Apolipoprotein D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5 刘洪尧;载脂蛋白M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6 李亚东;分泌型载脂蛋白E与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细胞外相互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7 樊明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陈书琴;苍附导痰汤加减方对IR型PCOS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代谢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赵瑞芬;载脂蛋白C3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杨;ATP结合盒转运子Al对肝X受体与载脂蛋白M调节通路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9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0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