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代谢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23:35

  本文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代谢组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UPLC-MS/MS代谢物谱的变化,确定AD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方法小鼠单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建立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测定正常组、AD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匀浆的代谢物谱图,数据导入masslynx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来检测脑组织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经PCA分析,得分图显示正常对照组和AD模型组明显分离。确定十六碳神经鞘氨醇、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 20∶4、溶血磷脂酰胆碱C18∶3、溶血磷脂酰胆碱C 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 13∶0、次黄嘌呤、神经酰胺N 40∶1共9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小鼠脑组织中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次黄嘌呤,神经酰胺N40∶1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AD模型小鼠脑组织的代谢物谱发生了明显改变,为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类号】:R749.16;R-332
【正文快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老年人中枢神经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记忆丢失、行为、语言和视觉能力的损伤[1]。很多调查报告显示,AD的发病率呈现明显递增的趋势,现如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有数以百万计的AD患者,成为全球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怡汀;李乐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11年05期

2 黄爱明;谢林珠;秦素平;;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9年05期

3 刘冬戈,吴浩强,满开泉,罗锡源,杨丽,孙肇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β-淀粉样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年06期

4 许志祥;郭春妮;赵圣杰;王铭琴;胡运胜;陈维杰;赵永波;;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Alzeimer病的磁共振波谱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刘颖;贡盈歌;李清;李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代谢组学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2 侯燕;陈民;王金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及认知功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1期

3 周田田;;在阿尔茨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比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年11期

4 朱明伟;孟秀梅;王鲁宁;胡亚卓;张红红;韩志涛;;神经变性疾病相关蛋白质在老年尸检脑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年10期

5 何春艳;杨平生;伍苏方;蒋健;蒋永昆;;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比较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20期

6 吕田明;梁彦珊;史翠丽;黄小玉;潘志勇;凌容;张文玲;郝梦淅;郭秋瑶;曾宇;尹恝;;阿尔茨海默氏病大鼠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学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7 黄德弘;刘孟渊;;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3年04期

8 冯德光;王鲁妮;吴军;彭艳;;80岁以上老年男性痴呆程度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年05期

9 张长巨;员伟强;张建元;张彦芳;李建梅;田红军;谷晗;;针灸联合尼莫地平、脑心通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6期

10 李铭华;王培军;陈双庆;张炜;高晓龙;;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高场强磁共振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镛;王瑞霞;;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09年33期

2 贾晓光;杨莉;王果平;;老年性痴呆(AD)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08年05期

3 李立军;张国祥;李宏浩;;防治老年性痴呆的天然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20期

4 刘海云;陈小军;;Alzheimer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08年01期

5 任美峰;范海虹;汪华侨;;老年性痴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6 翁文;罗焕敏;高勤;;β-淀粉样蛋白及相关老年性痴呆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09期

7 王铁柱;王宁;马云川;;PET脑皮质分区法在AD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01期

8 王秀花;侯霖;冯云;;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10期

9 叶挺梅;;从神经生理谈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疗法[J];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王春玉;钱采楙;方莹莹;;Alzheimer病血清胆固醇、血脂、叶酸、VB_(12)及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立新;杨仕军;郎涛;;大豆磷脂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9年01期

2 宋玉娟;韩春霞;范慧红;;多烯磷脂酰胆碱混合原料中4种磷脂的分离及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9年01期

3 张春芬,李建美,伦学庆,孔庆胜;外源性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的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张黎,芮耀诚,邱彦,李铁军,张卫东;溶血磷脂酰胆碱诱导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丹酚酸B的抑制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3期

5 王剑霞;黄光亮;陈禧翎;段敏丽;罗昕;;HPLC同时测定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06期

6 徐维家;温杰;刘毅;;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2012年08期

7 徐浩东,邱春光,蒋文平;溶血磷脂酰胆碱电生理研究及临床意义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1994年08期

8 黄媛;杨柳;王雪彦;晁若冰;;薄层色谱法检查脂肪乳注射液及卵磷脂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J];药物分析杂志;2010年12期

9 杨渭临;郑华东;章琳;杨拴盈;;溶血磷脂酰胆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11年02期

10 李菲,芮耀诚,陈维洲;银杏叶提取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引起的脑微血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鹏;;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邓华菲;熊燕;郭征;;普法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损伤大鼠主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唐蜜蜜;刘立英;;洛伐他汀抗溶血磷脂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血管内皮损伤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欣;磷脂类系列化合物对UGT酶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何艳慧;溶血磷脂酰胆碱抑制人CD34+细胞来源内皮祖细胞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若茜;磷脂酶催化磷脂酰胆碱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健哲;氟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杨文华;溶血磷脂酰胆碱促进动脉硬化的一种新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0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10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