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中西医文化_歌唱家声音的穿透力_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

发布时间:2016-08-02 18:00

  本文关键词: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                        何小莲: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

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

何小莲

  摘 要:藉医传教是传教士间接传教的重要方面,来华传教士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苦努力,

结果,西医开始越来越多地为中国民众所接受,科学的观念也渐入人心,而传教方面并未达到

他们预期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中美望厦条约》谈判重要细节、林则徐请伯驾治病、李鸿章资

助教会医院、谭继洵妾为传教士立碑等事件的分析,说明西医何以具有巨大的文化穿透力,进

而阐释异质文化交流中的共通性问题。

关键词:晚清;传教士;西医;异质文化;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K252;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3)03-0104-06

作者简介:何小莲,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上海 200092)

西医是西学的一支,是晚清东来西学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入的一门学科。学术界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马伯英、赵洪钧等人的著作为其代表①。这些著作对西医传播在中国医学内部的影响研究得相当透彻。本文则主要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西医的社会影响作一探讨,说明完全迥异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西医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如何影响、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观念,说明西医具有巨大文化穿透力的原因所在。

中美谈判的重要历史细节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对传教事宜只字未提。1844年7月3日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写进了与传教有关的内容。其中写道:“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礼拜堂”三字,意味着美国传教士获得了在通商口岸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这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第一次出现的与传教有关的条款。对于这一内容的加入,参加条约谈判的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Park-er,1804-1889)事后在耶鲁大学神学院的一次讲演中透露了其中的细节。伯驾说,中美代表在望厦村谈判时,讨论到条约第17款,涉及在通商口岸的商务和住宅、墓地及医院的租地问题,参加谈判的中方随员潘仕成建议加进“礼拜堂”这一补充性条款。这在身为传教医师的伯驾看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条款。

潘仕成为什么要提议加进这一条款呢?潘仕成原本为十三行商人,“与米利坚商人颇多  收稿日期:2002-12-25

① 这些论著有: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马伯英、高日希、洪中立《中外医学

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Word文档免费下载: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_何小莲 (下载1-6页,,共6页)


  本文关键词: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1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