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多维人性

发布时间:2017-10-10 08:02

  本文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多维人性


  更多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雅斯贝尔斯 多维人性


【摘要】: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刻画的思特里克兰德这一形象,长久以来饱受道德败坏的诟病。本文作者认为,毛姆通过对思特里克兰德和两位女性角色的塑造,艺术地再现了人性的真实,即人性不是一维的、简单的黑与白、善与恶;而是多维的,是虚伪与真实、善与恶、好与坏的复杂结合体。同时本文结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指出,杰出人物总是会超越道德主义的偏狭构架。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雅斯贝尔斯 多维人性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运用了第一人称旁观者视角,通过与小说中各个人物都有某种联系的“我”,来展开整篇叙述。小说中“我”,也即毛姆本人对人和人性的看法经历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一维到多维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本文通过“我”对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斯特里克兰德、斯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庆;;《聊斋志异》中的世情悲剧意识及其消解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方昌时;;悲剧的深广与朴素而独特的叙事——重读世纪末奇书《日光流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关秀娇;;试论《史记》悲剧人物的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杨金锋;;论中国人的喜剧情结——从上古神话说起[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陈海燕;;谢林:艺术的真正概念和科学地位的发见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陈鲤群;;反悲剧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古典悲剧[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8 刘双喜,杨圣琼;从“两难”境地看乔峰的悲剧精神[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9 张恒学;《白鹿原》的历史悲剧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简贵灯;汤夺先;;论“献祭”心理对西方悲剧“悲剧张力”的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彦;邓天颖;;中西比较: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弱化与强化[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4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之薇;献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邹景阳;走出神话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及其对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题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亚萍;论《呼啸山庄》的悲剧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进;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凤;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生命悲剧意识[D];西北大学;2011年

6 卢桂娟;论张承志创作体验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7 薛莲;叙事传统与中国古典悲剧意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培;男权高墙下无望的自我拯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虹;论《天龙八部》的悲剧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月影;古希腊同性恋教育功能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全新;自然主义g旧系奈宀式铀搿勖返摹对铝梁土闶俊穂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2 苏玲;论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谷玉;;毛姆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嘉乐;;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毛姆叙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君容;;论毛姆《在中国屏风上》中的官员和平民形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胡水清;;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胡蓉;;浅谈毛姆《午餐》中的十种修辞格[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谢亚军;彭威;;画屏上的东方情调——毛姆《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9 杨锐;;英国作家W·S·毛姆精神探求路上的双重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胡水清;;毛姆的都市体验与审美现代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松;毛姆的炭火[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黄夏;毒舌毛姆,人情书写[N];北京日报;2012年

3 保罗·索鲁 周成林 译;旅行者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记录[N];文艺报;2013年

4 秦宏;由Cakes and Ale的译名引起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张锐强;毛姆:苦难的馈赠[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雷雨;真实生动的中国文本[N];中华新闻报;2006年

7 顾文豪;“毛”语录[N];中国经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2 庞荣华;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威;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邓惠文;对毛姆《面纱》的生态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云帆;殖民地上的男性气概:对毛姆的东方小说中男性主体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何黎黎;逃离与追寻[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晓芳;精神探索与文化反思[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波;论毛姆小说中的故事情结[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谷玉;论毛姆小说对现代人得救之道的探索[D];兰州大学;2006年

9 吴亮;毛姆小说中的人生悖论和精神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秀杰;缺失与拯救——试析毛姆对人性的探索[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0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0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