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再读《复活》
本文关键词: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再读《复活》
【摘要】:《复活》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晚年关于社会与现实、人生以及人性等方面的思考。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正是托尔斯泰的思想载体。作者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精神救赎,表达了希望通过人性的苏醒与回归来拯救社会的强烈愿望。这也是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社会呼唤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复活 人性 回归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复活》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晚年历尽十年(1889 1899)“苦吟始成篇”。小说无情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以及上层社会的腐化堕落,对灾难深重的人民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复活》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道德完善的过程。他一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泽霖;;中国文化视野和托尔斯泰经典的重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杨正先;;托尔斯泰的中国文化情结[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雷永生;重评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中国视野”可行性探讨——与其他学科相互参照中获得的启示[J];音乐研究;2010年05期
2 孟繁红;;管窥宗教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生命观[J];名作欣赏;2012年20期
3 金美玲;;21世纪国内《安娜·卡列尼娜》研究综述[J];名作欣赏;2013年15期
4 周雪梅;;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写作手法及人物形象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颖;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磊;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乔磊;行走在“光明”与“阴影”的世界中[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敏;列夫·托尔斯泰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命运[D];西南大学;2007年
3 吴少杰;论简·亚当斯的人道主义实践和精神追求[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名扬;唯美生命的追求[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马建辉;马哈福兹“开罗三部曲”中人道主义思想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6 任钰琳;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军旅生涯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4年
7 刘培;论语际改写的建构力[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红娟;志贺直哉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志贺直哉的作品为中心[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文忠;由《复活》所想到的[J];自贡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2 莫神星;论《复活》主人公玛丝洛瓦[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朱琳;;一本书的重量——读《复活》[J];新高考(高二版);2010年01期
4 韩磊;《复活》——【学生鉴赏例文】[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5 李文富;《复活》的文艺生态价值解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朱江天;;《复活》与神话的互文性阐释[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袁学敏;;《复活》的三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易宋江;谭小红;;论隐藏于《复活》中的浪漫主义因素[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李昆山;从《复活》《欧也妮·葛郎台》看世界观对创作的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江建生;《复活》中聂赫留道夫形象试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晶;;《大雷雨》和《复活》中的叶卡捷琳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朱永旗;《复活》能否引起关注幸福热潮[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2 张佳玮;妥协的姿态·《九三年》《复活》[N];文学报;2005年
3 大学法史学博士 林海;托尔斯泰:俄国司法的一面镜子[N];检察日报;2011年
4 雅兰;托尔斯泰死了几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晓黎;《复活》与欧洲“忏悔录”传统[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5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0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