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感》:当代西方都市文化的精神症结
本文关键词:《终结感》:当代西方都市文化的精神症结
【摘要】: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终结感》是其2011年出版的最新作品,并于2012年荣获布克奖。《终结感》虽继承了其以往作品中的历史与记忆因素,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再无任何希冀、意图终结一切的感受。本文通过阐释文本对历史的颠覆入手,进一步论及小说对传统逻辑思维模式的深度解构,最终指出小说的核心批判指向——当代文化精神的彻底坍塌,从而厘清了巴恩斯将终结感视为当代西方都市文化精神症结的根源所在,揭示出巴恩斯对当代都市文化的病症的深刻认知及忧患意识。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终结感》 当代西方都市文化 精神症结
【基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英国小说中的都市文化困境研究”(项目编号:11BWW04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1.0引言巴恩斯是当代英国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评论界一致认为他与马丁·艾米斯和伊恩·麦克尤恩并称为英国小说界的“三剑客”。与马丁·艾米斯的凌厉和麦克尤恩的深邃相比,巴恩斯的笔下呈现的世界相对安静平淡,书写笔触也并不犀利。他习惯以历史为纽带陈述故事,似乎故事中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娟;浅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负效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许鲁州;多元综合 融通辩证——现代社会大众思维方式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朱丹梅;;思维模式差异与英汉词语表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文东;万世长;;英语无灵主语句和中式思维之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杨世宏;汉、英文字与人的思维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桂俊玲;杜泉贵;;在互动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宏莉;;颜色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甄晓婕;贾留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汉思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段传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变式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琳;英汉习语理解模式及使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文斌;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邢楠;严歌苓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龙;建设小康社会与弘扬都市文化传统[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钱文亮;;都市文化学科的相关问题[J];人文杂志;2006年02期
3 曾军;;都市文化研究:范式及其问题[J];人文杂志;2006年02期
4 李正爱;;探索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首届“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6年03期
5 杨剑龙;;中韩交流中上海、首尔都市文化之比较[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6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7 李劲松;;面向“网络时代”的都市文化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刘士林;;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07年10期
9 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的理论自觉与学术新语[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3期
10 ;都市文化批评与都市人自身的再生产[J];文化学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会议日程[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的结构框架、理论基础及相关重要问题[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贾明;;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对都市文化的重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正式通知[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耿波;;文化群落与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机[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小康;;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学术框架[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学科渊源[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钱文亮;;返观与重构——都市文化学科的相关问题[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逊;刘士林;高小康;程相占;;《都市文化原理》设计[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都市文化原理》编写说明[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拓;都市文化的逻辑图景[N];光明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徐启建;在中国,,为什么要研究都市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孙逊;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光明日报;2005年
4 贾明;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对都市文化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5年
5 孙逊;“都市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N];光明日报;2005年
6 冯桂林(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都市文化与人本角色[N];湖北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陶洪光;构筑都市文化研究“E”平台[N];文汇报;2003年
8 杨剑龙;上海师大举办都市文化-文学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是新兴的前沿学科[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上海都市文化演出活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钱丽娜;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D];苏州大学;2007年
3 王沈慧;全球化语境下上海与香港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焦伟杰;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佩;都市报对都市文化的传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袁靖华;都市日常生活中的京沪“传奇”[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睿;我们时代的书店文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易蕾;论现代都市文化对丁玲及其早期创作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0年
9 王菁;上海都市文化与洋场竹枝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吕行;三十年代小品文与上海都市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1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1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