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虹影小说叠加式的中外神话原型结构

发布时间:2017-10-11 19:43

  本文关键词:虹影小说叠加式的中外神话原型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虹影 传奇 神话原型 意象 叙事结构


【摘要】:本文选取虹影作为研究对象,以原型理论作为论文研究的基本视角,综合地运用传记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拟通过从神话原型主题结构分析到叙事原型结构的语义分析对虹影小说进行系统的阐释。虹影作为当代备受争议的女作家之一,其被关注焦点常常在于文学外部。而其作品中独特的人情洞察角度,诗语般的叙事方式常常被忽略。因此本文试图在对文献资料阅读和整合的基础上,从文学内部的角度对虹影小说研究予以具体阐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虹影小说中出现的以神话故事原型为来源的主题结构。首先通过从对寻父到恋父的错动爱情为核心,阐释了虹影笔下女性是如何因寻父而转向从厄勒克特拉的恋父情结的,并指出这是其小说中女性悲剧的重要心理症结。第二节中以东方文化中嫦娥奔月与古希腊神话中法厄同驾驶太阳马车等中外神话为原型,具体分析了虹影笔下女性是身处悲剧命运而找到自我独立意识的精神所系。在第三节,探讨东西方文化中具有生殖崇拜的意味的地母形象如何演变为地母/妓女同体的故事类型为切入点,阐释虹影小说文本中出现的女性欲望背后人性救赎的伟大主题。论文的第二章集中阐释了文本表义结构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原型是怎样展现了作家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在第一节中论述了江水作为作家文化心理结构怎样与水文化结合,并置换变形成作家笔下人物的生命动力,由此萌发出新的理解与体验并成为作家笔下人物命运的承载体。第二节主要分析了虹影小说中舟的意象具所有的象征意义,并分析出其在文本中故事线索所处的位置。由此发现“舟”在文本中不体现于细节描绘,而是通过在文本中故事布局,凸显出其象征意味。在第三节对于“梦”的分析中,以东西方文化所出现的梦的启示意识作用为视角,分析出虹影小说中的梦境在象征意义上作为承载着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载体的表义功能,而且在叙事上以虚实结合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内心意识并以此作为叙事的动力。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阐释了以轮回的生命意象在小说中承载着女儿对母亲的命运图谱,以重复叙事的模式承载小说主题的推进。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就体现了虹影面对命运不可抗性的种种思考,而生死轮回则是虹影为生命的不可知性寻找到的最终答案。在论文的最后一章中,以虹影小说中出现的中外神话故事的形式原型为切入点,具体的分析虹影小说的演述方式,以指认出作家在社会文化心理沉淀下所选择的故事原型,是如何在叙事原型的选择下形成独特的叙事结构。在第一节中详细分析了虹影小说是如何将传统的扇形叙事,加以情感线索的穿插而变成具有多线索叙事的特点的小说结构。在第二节以地方戏和奏鸣曲为虹影小说叙事情节节奏的形式原型为切入点,分析了虹影小说是如何通过音乐性叙事模式承载其传奇式小说。在第三节中分析了虹影是如何运用诗人的思维特质将社会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悟通通碎片化,再用一种诗性的方式拼接、整合的演述方式。在结语部分,从虹影小说自身流变的角度从意义和其努力方向阐释虹影小说的文学存在意义。指出虹影在多年的文本经营中是如何从苦难中升华出自身的独立意识,并努力地在文本中走出自己的园地并拥抱外部世界的。
【关键词】:虹影 传奇 神话原型 意象 叙事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第一章 中外神话叠加变形的故事原型12-19
  • 第一节 精卫/耶稣——从寻父到恋父12-15
  • 第二节 奔月/逐日——追梦坠落后的崛起15-16
  • 第三节 女娲/盖娅——回归地母的自我救赎16-19
  • 第二章 中外神话交集的意象原型19-29
  • 第一节 生命意象:奔涌江水19-21
  • 第二节 命运意象:漂泊之舟21-23
  • 第三节 梦的意象:神谕般的启示23-26
  • 第四节 轮回的意象:母女重复的宿命图谱26-29
  • 第三章 中外神话融合的形式原型29-37
  • 第一节 《水浒》/《伊利亚特》:折叠与展开的故事叙事29-31
  • 第二节 川剧/奏鸣曲:变化剧烈的故事布局31-33
  • 第三节《山鬼》/《萨福情歌》:非逻辑、跳跃式诗性的演述方式2533-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后记40-41
  • 个人简历41-42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瑜;;试论虹影博客身份形象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1年02期

2 唐湘;;从寻找到宽恕——对虹影主要作品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3期

3 王春艳;;虹影创作的情感动因对其男性书写的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3期

4 虹影;虹影对红狐说自己[J];青年文学;2005年13期

5 虹影;;虹影的诗歌[J];山花;2008年15期

6 赵华;直面灵魂的书写——评虹影《饥饿的女儿》[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韩振宇;虹影的叫喊[J];出版参考;2003年20期

8 张洁;虹影:成长小说 如影如虹[J];人民论坛;2003年08期

9 王倩;日落之前,狐步海上[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7期

10 肖晶;论虹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现代化思想[J];学术论坛;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雯;;上海传奇的另一种写法——论虹影小说中的都市空间想象[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2 严光德;;孤独者的对话——试析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几个身份问题[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袁珍琴;;生命隐私·女性命运·历史劫难的无遮展现——虹影《饥饿的女儿》之多维解读[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毅衡;惟一者虹影,与她的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瑛;虹影:脂粉阵里的英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周文翰;虹影:探求感情的各种可能性[N];财经时报;2003年

4 李敬泽(评论家);“行者”虹影追阿难[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冯钰;虹影:我心狂野[N];信息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戈;虹影:我有资格写出上海的精气神[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采访者:本报记者 张巨睿;《K》案一波三折 虹影欲告傅光明是非恩怨何处生 双方意欲辨分明[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吴小曼;虹影:文字 快感 厨房中术[N];华夏时报;2011年

9 赵瑜;《小小姑娘》一口井盛满悲悯的水[N];西部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翁昌寿;虹影个人主页即将推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D];暨南大学;2008年

2 彭倪;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虹影写作[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妍;论虹影作品中的逃离意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莉;论虹影小说创作的转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黄庆华;“对岸的诱惑”:虹影小说《K》译本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李珍;虹影小说的悲剧性探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卉;“惟一者虹影,,与她的神”[D];苏州大学;2006年

8 余芳;论虹影小说的流浪意识[D];武汉大学;2004年

9 毛伟;虹影小说的故事模式与叙事策略[D];扬州大学;2007年

10 周敏;论虹影小说的多重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4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14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