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丰诺夫的“莫斯科小说”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0:18
本文关键词:特里丰诺夫的“莫斯科小说”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文学 主题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特点 莫斯科小说 特里丰诺夫
【摘要】:尤里·瓦连京诺维奇·特里丰诺夫(ЮрийВалентиновичТрифонов)(1925—1981)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是俄罗斯苏联时期城市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自1969年起作家先后发表了《交换》(Обмен,1969)、《初步的总结》(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еитоги,1970)、《长别离》(Долгоепрощание,1971)、《另一种生活》(Другаяжизнь,1975)、《滨河街公寓》(ДомнаНабережной,1976)等五部作品,它们被统称为“莫斯科小说”。“莫斯科小说”展现了苏联社会的另一种生活图景,洞察了莫斯科居民的内心世界,提出了社会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些作品集中地体现了作家别具一格的创作个性,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稳固地位。本文拟以这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作品中的道德和知识分子主题,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对作品中的日常生活化、浓厚历史感、意识流叙事等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城市文学 主题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特点 莫斯科小说 特里丰诺夫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1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Резюме5-8
- 绪论8-18
- 第一章 特里丰诺夫“莫斯科小说”的主题18-31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缺失18-23
- 一、《交换》——“心灵”与“住房”的交换19-21
- 二、《初步总结》——个体对庸俗现实的消极适应21-23
- 第二节 苏联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23-30
- 一、《长别离》——知识分子对主流意识的屈从24-25
- 二、《另一种生活》——知识分子对主流意识的反抗25-27
- 三、《滨河街公寓》——高压下知识分子良知的沉默27-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二章 特里丰诺夫“莫斯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31-44
- 第一节 “会生活”的人31-35
- 一、“猎犬式的女人”——莲娜32-34
- 二、“拉里萨局”——拉里萨34-35
- 第二节 “不走运”的人35-39
- 一、“猎犬”的附庸——德米特里耶夫35-37
- 二、诸事不顺的剧作家——列布罗夫37-38
- 三、英年早逝的历史研究者——谢尔盖38-39
- 第三节 “自视道德权威”的人39-42
- 一、“革命理想的守望者”——克塞妮娅·费奥特罗夫娜40-41
- 二、“道德的判官”——亚历山德拉·普罗科菲耶夫娜41-42
- 本章小结42-44
- 第三章 特里丰诺夫“莫斯科小说”的艺术特色44-55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44-48
- 第二节 浓厚的历史感48-51
- 第三节 意识流叙事51-54
- 本章小结54-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红琼;;人性在缺陷中彰显完满——《莫斯科小说》中知识女性世界探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2 蓝英年;;从《大学生》到《滨河街公寓》[J];书屋;2007年02期
3 姜丽萍;殊途同归——特里丰诺夫与拉斯普京道德探索之比较[J];俄罗斯文艺;2003年06期
4 德·李哈乔夫,陆人豪;谈谈俄罗斯知识分子[J];俄罗斯文艺;2002年03期
5 李倩;;对现代市侩的鞭挞——评特里丰诺夫小说《滨河街公寓》[J];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1018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1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