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叙事
本文关键词:论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叙事
【摘要】:新移民作家对历史叙事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他们站在跨地域跨文化的空间里,以个人化的视角,解构革命意志对个体的钳制,张扬感性生命。同时,挖掘被遗忘的存在,重塑华人移民形象,镀亮被遮蔽被扭曲的早期华人移民史。并以详熟的叙事,创作出了一个个独特而充满象征意味的"时空体",开拓了历史写作的审美空间。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历史叙事 感性生命 个人化视角 时空体
【基金】: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新移民文学,在本文中主要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移民,在他者文化的关照下,以华语进行创作的、具有完整审美形式的文学作品。其代表性作家有严歌苓、哈金、张翎、虹影、袁劲梅、陈河、陈谦、查建英、李彦等。新移民作家一方面拥有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新民 ,苏童;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中;;苏童与博尔赫斯[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曾利君;;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马尔克斯症候”[J];红岩;2011年S3期
3 吴未意;冷瑾;;论女性视角下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沈杏培;;童眸里的世界:别有洞天的文学空间——论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的独特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王国梁;;新时期家族小说的诗性追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陈敏;;逃亡中的回归——论苏童小说中的还乡情结[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张洪;;论苏童小说创作中的色彩意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8 陈晶;;体裁、故事、影像化:小说的电影改编三题——以苏童的改编作品为中心[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任文汇;;魔幻色彩与童年视角的交融——《河岸》解读[J];世纪桥;2010年19期
10 陈娇华;;颓败历史中的家族寓言——对新历史小说家族叙事发展概况的一个描述[J];兰州学刊;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婷;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魁锋;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D];河南大学;2012年
3 方奕;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美秀;基于修辞学视角的苏童小说语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春;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董国俊;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D];兰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萍;历史叙事中虚构、想象语境的营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王晓娜;历史叙事的虚构性问题[J];文艺研究;2005年06期
3 佘艳春;;略论女性历史叙事的民间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4 丁钢;;历史叙事的辩证[J];史林;2007年02期
5 赵志义;;历史叙事的虚构性与定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丁欣荣;;新时期女性作家历史叙事论[J];职大学报;2009年02期
7 龙迪勇;;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J];思想战线;2009年05期
8 刘少丽;;论历史叙事的可靠性[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尚忠麟;;从“他者”视角与历史叙事对三部电影中士兵形象进行对比分析[J];电影文学;2010年20期
10 黎辛;;我的“不同的历史叙事”[J];粤海风;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颜敏;;走不出的“历史”阴影——史传文化传统与中国历史叙事的关系[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冬;;从古籍看历代名人对畲族历史文化的关注[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3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朱水涌;;历史·现实与精神探寻——90年代长篇小说论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旅美学者 李R,
本文编号:1063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6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