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少雨的土地》的解构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19 23:38

  本文关键词:《少雨的土地》的解构主义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玛丽·奥斯汀 《少雨的土地》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摘要】:文章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玛丽·奥斯汀《少雨的土地》这部自然文学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分析了文本中的二元对立,如男人与女人、人类与自然、白人与印第安人、文明与野蛮的关系等,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揭示了小说强大的内涵张力及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关键词】玛丽·奥斯汀 《少雨的土地》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晚期,雅克·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作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开创者,德里达挑战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打破了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高日观著文指出:“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胎于结构主义,它认为后者仍未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简思琦;史云雪;戚月;吴玲玲;王玉明;;环境文学的心灵生态建构功能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XIONG GUANGJING;《少雨的土地》的生态批评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洁;解构主义的遮羞布 议实验戏剧《原野》[J];中国戏剧;2000年11期

2 罗志高;解构主义和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易雪梅;;解构主义翻译学在中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杨一秋;孟珊;;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影响的得与失[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丽英;;解构主义视域下的世界、作品、作者及读者之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6 王陈辉;;解构主义设计思维浅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魏双霞;;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解构主义的几个倾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闻明君;;从解构主义视角看译本的多样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5期

9 吴晓都;前苏联文论家眼中的解构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3期

10 张小元;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蒙兴灿;;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从双峰对峙走向融合共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杨丽君;;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对翻译教学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4 林大中;;秋千与解构——《呼吸秋千》的解构主义解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5 闫文芳;;解构主义建筑与我国和谐社会相悖[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朝;;极致绚烂——解构主义语境下时装色彩设计[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周毅;;德里达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研讨“耶鲁解构主义批评学派”[N];文学报;2008年

2 章海霞 综合;解构主义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程一聪 整理;解构,通向更幽深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小夕;如此“解构”,呜呼哀哉![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非中心在中心的废墟上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2006年

7 周雯;非理性、反传统与表现虚无[N];中国建设报;2004年

8 冯颜利 俞宣孟 卫明 甘丹;走近德里达 倾听解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解放军艺术学院 张婷婷;历史的巧合与误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顾学文;好的建筑,总是激动人心[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梦婷;解构主义的翻译——清政府涉外条约语例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2 于宁;《归家》的解构主义解读[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涵韵;汉字的解构在创意品牌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袁朝云;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静;从解构主义视角看《威尼斯商人》的三个中译本[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钱婷婷;《易经》英译的新解构主义探索[D];安徽大学;2014年

7 卢思宏;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缺陷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8 张鳌;解构主义与翻译探索[D];西南大学;2006年

9 韩越;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俄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罗文进;林语堂古文译作中的解构主义探究[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4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64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