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女性困境:《藻海无边》的女性主义叙事分析
本文关键词:突破女性困境:《藻海无边》的女性主义叙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藻海无边》 《简·爱》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主体认同
【摘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对多米尼加女作家简·里斯所著的《藻海无边》进行分析,通过叙事的故事层面、声音以及视角三个方面,分析了作品中罗切斯特先生的前妻——疯女人安托瓦内特(伯沙)这一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女性主义叙事分析,表现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从被表述的"他者"已然成为了说话的"主体",并揭示出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突破自我存在的困境从而找到主体身份认同的路径。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藻海无边》 《简·爱》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主体认同
【基金】:安徽大学2013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与强化项目(yfc100077)
【分类号】:I753.074
【正文快照】: 简·里斯(Jean Rhys,1894—1979)是一位长期旅居欧洲的加勒比海地区的女作家,她继承了母亲克里奥耳人和父亲威尔士人的血统。简·里斯母亲的家族是种植园主,而种植园的工作主要依靠奴隶。但在1839年颁布解放奴隶法案以后,简·里斯母亲的家族遭受了猛烈的打击。正是这样的童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吟;;浅析《黄色墙纸》中的女性主义[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涂红芹;;以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日用家当》的写作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程秀峰;;爱伦·坡作品后现代性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玉洁;;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陆美娟;彭文娟;;《金锁记》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钟苏雨;;从梅女士到林道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成长”轨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潘海军;;规约语境与审美变异——简评叶兆言抗战系列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席倩;;从《箴言》中两类女性形象看其父权制社会的性别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明漫丹;;花非花——论施蛰存的《渔人何长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袁蓉;;19世纪美国哥特传统与爱伦·坡的《论厄舍屋的倒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兴忍;;后学语境下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话语权威的建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3 曾玲琴;张亮;;追寻禅意的人生和艺术的自由——评杰罗姆·大卫·赛林格的小说《西摩:小传》[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洁;论《赎罪》中的不可靠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靓;《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的艺术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8 付一春;狄更斯与英国流浪汉小说传统[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杨俊蕾;从权利、性别到整体的人——20世纪欧美女权主义文论述要[J];外国文学;2002年05期
3 洪流;;规训权力与反抗权力——吉尔曼《黄色墙纸》的权力机制解析[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4 李静;;“被子”在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一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振华;;重估女性主义戏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莉;王秀萍;;浅谈女性主义史学的研究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邓志勇;王懋康;;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范式:理论与操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5 阮素丹;;新时期女性文学:多层女性主义的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梁工;;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7 肖巍;;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丽亚;;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9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10 韩敏;;当代国内女性主义与政治研究综述[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10 秦美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泽;女性主义技术观述评[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岩璐;女性主义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华汀汀;女性主义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乃源;论女性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平等与差异[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漫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莹莹;从权力/身体看福柯与女性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8 尚蕊;女性主义和理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田;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探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4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6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