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西方文学的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20世纪西方文学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世纪西方文学 文学观念 人的本质 审美 文化背景与特征 艺术创新
【摘要】:正如20世纪西方社会处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动的新形势下,其文学观念也处在持续性变革和文学形态的创新性改变之中。它不断调试自己的审美焦点,试图回答20世纪不断出现的全新的社会问题,力图对人的本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审美性解说。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世纪西方文学 文学观念 人的本质 审美 文化背景与特征 艺术创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11&ZD13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一、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独特文化关系结构所谓“20世纪西方文学”,一般泛指20世纪欧美各国出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20世纪”并非仅仅是个时间段的概念,而是一个性质意义上的概念。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三:其一,从社会转型角度来说,20世纪是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广多;;关于“真理”一词的哲学辨析[J];理论界;2007年12期
2 冯霞;闫小斌;;自由——终极价值的统一与实现[J];理论导刊;2007年08期
3 刘梦星;;论语言在人类走向文明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7年01期
4 谢云;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人的解放与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5 祝青山;;技术化生存的必然与超越[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丁梅;人——哲学永恒的主题[J];北方论丛;1999年03期
7 袁明霞;;“现实的个人”及其对人的本质理解的意义[J];前沿;2006年03期
8 王华;实践范畴的人学内涵[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申玉琼;李昆;;论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刘耀霞;人的本质与技术的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秀丽;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探微[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徐鑫;劳动力产权理论及其人学意义[D];新疆大学;2009年
3 赵静;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应涛;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探究—对马克思与萨特思想的比较[D];兰州大学;2012年
5 曾姗姗;互联网中人的异化的哲学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3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0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