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中梅与埃伦之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纯真年代》中梅与埃伦之对比研究
【摘要】:伊迪丝·华顿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19世纪纽约上流社会为时代大背景,真实地记述了女性所处的困境与悲惨命运。在代表作《纯真年代》中,华顿细腻地刻画了梅与埃伦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在当时强大的父权制度的禁锢和束缚之下,女性无论选择屈从或是有意识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将二人的衣着外貌、内心世界以及婚姻观这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贯穿文本始终的女性意识。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伊迪丝·华顿1862年出生于纽约名门望族。优渥的家庭条件使得幼年的她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童年时期随父母先后旅居意大利、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深受欧洲文化的耳濡目染。华顿夫人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一生共创作了40余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她精确刻画了世纪之交的纽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荣贵;;美国“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剧——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雨铮;;追求自我与真爱之旅——浅析《纯真年代》中纽兰·阿切尔的心灵成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2 杨永萍;;《纯真年代》的悲剧性试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孔令岩;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4 陈洁;;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纯真年代》的语言魅力[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马风华;;浅析电影《纯真年代》与小说的异同[J];电影评介;2010年01期
6 谢荣贵;;美国“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剧——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7 孙超;;论《纯真年代》中的都市社会性格与个人命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陈洁;;无奈的屈从与无力的抗争——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纯真年代》[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卫朝霞;王芳;;伊迪斯·华顿小说作品中的室内装饰主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武端理;;试析电影《纯真年代》中爱情与责任的抉择[J];电影文学;201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娅;;《纯真年代》中的变化基调初探——从其复调因素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海淑;巴特勒操演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姜家君;“尚情”思潮的生命审美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王风先;塑身与塑心:近代都市女性乳房观念的转变[D];厦门大学;2014年
4 孙桂芝;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胡军华;异军与正道[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惠莲;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马石子;英美澳三国小知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于冰;中学物理教科书的意识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虞;《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董彦;19、20世纪之交美国小说中的“纽约”[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一婷;解密纯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娇;《纯真年代》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叙事技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海霞;《纯真年代》中的反讽[D];中南大学;2010年
6 孟维娜;伊迪斯·华顿《欢乐之家》、《国家风俗》和《纯真年代》中的消费文化[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蔡辉华;体态语的认知语用功能[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8 沈宏;重评伊迪丝·华顿[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张晓青;永远的百合花[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武雁飞;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宗教内涵[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uddhist;我们最后的纯真年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2期
2 吴霞;胡泓;;解读《纯真年代》中的梅·韦兰[J];外语教育;2005年00期
3 张建红;;论《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解构与建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曹佩升;;《纯真年代》中的象征艺术手法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5 止庵;;纯真年代[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9期
6 杨永萍;;《纯真年代》的悲剧性试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蔡辉华;;从关联理论看《纯真年代》中的话轮沉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陈洁;;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纯真年代》的语言魅力[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9 戴福丽;;消逝的永恒——读《纯真年代》[J];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朱桂兰;陈胤;;小说《纯真年代》的章法与模糊修辞[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娅;;《纯真年代》中的变化基调初探——从其复调因素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张莹;;体验人生瞬间与遵从传统习惯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抗抗;读“书吧”![N];文艺报;2006年
2 雷振海;回到纯真年代[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梦 京;回到纯真年代[N];中国艺术报;2004年
4 黄海;痛而快乐地读诗[N];山西日报;2005年
5 记者 吴丹;倾听内心,怀念纯真年代[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郝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棱镜里的“纯真年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木弓;小记“纯真年代”[N];文艺报;2011年
8 胡平;深刻的体验 美丽的表达[N];文艺报;2003年
9 驻京记者 柳田 本报记者 王潇 林环;书店之美[N];解放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我们真的需要时时刻刻被网络包围吗[N];解放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翠芳;《纯真年代》中性别关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2 周勤娟;隐藏在《纯真年代》矛盾下的伊迪斯·沃顿的哲学前提[D];四川大学;2006年
3 郭小曼;迷失与怀旧—《巴比特》、《了不起的盖茨比》、《纯真年代》中的消费主义与文学想象[D];安徽大学;2015年
4 任雪梅;纯真年代中的对比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海霞;《纯真年代》中的反讽[D];中南大学;2010年
6 熊毓红;从原型理论角度解读《纯真年代》[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魏明;《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解析[D];西北大学;2013年
8 王莹;从神话原型角度看《纯真年代》[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9 马蕾;老纽约下的朝圣—对《纯真年代》中两类女性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秦虞;《纯真年代》的叙事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7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5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