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名作《熊》的服饰文化
本文关键词:福克纳名作《熊》的服饰文化
【摘要】: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熊》中,少校的服饰经历了从粗布卡其猎装到洁白衬衫的转变。这不但标志着少校身份的变更,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服装风格的改变源于少校摆脱困境的努力,也是文化变迁时期身份不稳定性的一种显示。作为农庄主,少校是南方残余种植园经济的代表。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落后经济形式导致了当地农民甚至农庄主的生活困境。面临新兴现代经济的威胁,少校出售土地和森林,移居到城镇,永不回林区,改变了自己的身份。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小说中德·斯班少校总是穿着靴子和外套出场:“脚登大头皮靴,身穿一件满是泥巴的粗布外套。”(福克纳,1985:454)不刮胡子的他还骑着一匹健壮的马,鞍前放着一只破旧的温彻斯特卡宾枪,马镫旁站着一只大狗。但当小说即将结束,艾克来到他在杰弗生的办公室时,他却穿了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蓉;陆小彪;;服装的生态设计与审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刘莹颖;;关于服装效果图表现的教学与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唐虹;秦飞;;城市人、环境、文化的最优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园林城市[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5 刘丽;试论美国联邦政治制度演变的几个问题[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1期
6 刘北成,郭小凌,蒋重跃;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范克全;19世纪末篮球运动、排球运动诞生于美国渊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徐迅;论艺术体操服装的色彩协调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9 李继红;美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清心;;“一”生“道”解析三宅一生的设计艺术[J];才智;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媛媛;;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赵炬宇;赵强;赵坚;;酒瓶的中外仿生设计方法对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孙晨旭;;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妇女[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陆月;安德鲁·卡内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玉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9 宋丙玲;北朝世俗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林涛;科技与大国崛起:国际关系学的视角[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书丽;扎染艺术在现代服饰品中的应用与创作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刘群;传统服饰中造物思想的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4 侯汝斌;男装经典形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熊美婷;仿生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方毅;吉林省“80后”女装流行色彩调查及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波;花腰彝服饰语言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柯;强势文化碰撞中的传承与流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肖红;铁路制服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杨蓉媚;高星级酒店员工制服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镇强;巴西种植园制的形成和特点[J];世界历史;1987年03期
2 祝令建,李连广;也谈内战前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性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红菊;;英属北美殖民地烟草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及特征[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4 于兆兴;;论近代巴西奴隶制长期延续的原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马印忠;;北美奴隶制的确立[J];学周刊;2011年24期
6 绍文;评何顺果新著《美国“棉花王国”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吴萌;美国南部历史作用初探[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何顺果;关于美洲奴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问题──释马克思的“接种”论[J];世界历史;1996年01期
9 张国强;略论美国移殖黑人的“回到非洲去”运动[J];职大学刊;1995年02期
10 杨久磊;;斯里兰卡[J];海洋世界;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若水;“混杂英语”流行世界[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真;美国南部黑奴的管理机制分析:1840-186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9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5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