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西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10 02:14

  本文关键词:中西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月亮意象 原始意象 中西诗歌


【摘要】:月亮作为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受到了中、西方诗人的一致青睐。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诗歌中月亮意象的异同,以揭示其在中西方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而对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者单位】: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分类号】:I106.2-0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意象作为诗人传达情感或思想的载体,是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意象在诗歌中的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诗歌意义。在中外诗歌中,诗人对月亮这个意象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月亮这个意象承载着无限丰富的情感和意蕴。中西诗歌中月亮意象虽有相似之处,但却表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传新;高悬于中国诗坛上空的月亮——中国诗歌的原型研究之二[J];东岳论丛;1992年02期

2 胡泽刚;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相似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静文;;摄人心魄的月亮——从几首英汉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谈起[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琼;毛玲莉;;从关联翻译理论分析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意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王心洁;王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月亮意象[J];求索;2006年06期

6 杜道群;试论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所隐含的感伤情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玲;;意象扭曲的语用顺应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何燕;;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征性意象的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范岩炎;;被泪水灌溉的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眼泪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杨玉静;;从格律角度分析《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5 陈洪丽;刘丽芳;;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对比与统一[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红玉;;灵魂的风景图画家——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剑果;透析济慈的《灿烂的星》[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志华;;安·马维尔的《致他羞涩的情人》的修辞魅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9 高翼;;关联理论与图式理论对英诗意象理解的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苏天球;18世纪英国诗与我国唐诗、宋词相似性漫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立;;海意象与中西方民族海洋观中的文化精神[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王立;;海意象与中西方民族海洋观中的文化精神[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3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学周;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D];河南大学;2010年

5 刘芳;唐诗与原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征军;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张媛媛;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金玲;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罗塞蒂绘画的时间景观[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9 王冰青;从英语语言修辞视角研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物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彬;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对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闵敏;《诗经》翻译中“三美”原则[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南丰;论中国古典诗歌《长恨歌》英译中意境的再现[D];南华大学;2011年

5 杨丽;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红楼梦》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歌比较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家銮;诗歌的符号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梦婷;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认知模式[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范琼;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四首朗诵诗的文体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宋晓英;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晨阳;《春江花月夜》之赏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刘怀荣,宋巧芸;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占喜;何自然;;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4 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奎;闫一炜;;中西诗歌情感之美学比较[J];社会科学家;2009年06期

2 梅玉玲;;中西诗歌生死主题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8期

3 葛桂录;中西诗歌的想象运思结构模式[J];淮阴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4 陶嘉炜;中西诗歌的情景差异[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1期

5 李志斌;;自我之歌与理想之歌——中西诗歌的本质特征管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5期

6 黄诗海;郑芷芳;;诗歌中的儿童世界——中西诗歌中儿童题材的对比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19期

7 姚艳梅;;中西诗歌表现手法的比较研究[J];作家;2010年20期

8 陈志;中西诗歌本体论之比较[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9 张晓平;诗人何为?——中西诗歌价值观比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陈琳霞;宗教对中西诗歌死亡主题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64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64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