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奈良诗僧弁正在唐汉诗考论

发布时间:2017-11-10 17:40

  本文关键词:奈良诗僧弁正在唐汉诗考论


  更多相关文章: 《怀风藻》 入唐僧 弁正 汉诗 唐日外交


【摘要】:日本汉诗总集《怀风藻》现存106首汉诗中,仅有三首创作于日本境外的唐土,其中两首出自奈良诗僧弁正之手。《与朝主人》一诗实写金城公主和蕃,以日本客的微妙立场,自翻新唱,咏叹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忧惧、不安与怀乡之愁;《在唐忆本乡》一诗则在深化离乡悲情的同时,道出八世纪遣唐使国家意识的萌芽和对唐观的微妙变化。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中央大学大学院;
【基金】:2015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青年项目“长安都市景观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的衍生与流变研究”(15CWW0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5M5703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怀风藻》作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总集,是探究近江奈良朝汉诗发轫初形的唯一资料。《怀风藻》共辑录64位诗人的诗作,其中僧侣有四位,并附有僧传。这些僧侣中有三人曾人唐留学,其中又以弁正滞唐时日最久。弁正一生行实在日本史料中并不多见,这与阿倍仲麻吕的情形多少相似,皆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国藩;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J];敦煌学辑刊;1989年02期

2 王晓平;敦煌书仪与《万叶集》书状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3 阎福玲;横吹曲辞《关山月》创作范式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殊宁;;唐景龙年间修文馆学士考略[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7期

5 阿部泰记;;中日王昭君故事中的通俗文艺思想[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4期

6 王晓平;敦煌文学文献与《万叶集》汉文考证[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4期

7 柴剑虹;;敦煌唐人诗文选集残卷(伯2555)补录[J];文学遗产;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论山上忆良《贫穷问答歌》的思想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徐晓峰;;唐代“八科举”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徐礼节;;中华书局版《张籍诗集》误收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4 王立增;;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5 陈才智;;《主客图》白派及门弟子徐凝述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殷晓燕;;他者视野下的经典女性书写声音比较——以唐代女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申平;;初唐隐逸文化生态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9期

8 张思齐;;在比较中看日本诗歌的六个特征[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9 龚莉媛;;《唐诗纪事》作者籍贯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7期

10 俞林波;;《大历年浙东联唱集》考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紫华;;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对日本审美思想的影响[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启;敦煌歌辞语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黛莹;从阅读到创作的诗学历程[D];武汉大学;2011年

5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目珍;唐《诗人主客图》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斯斌;玄言诗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田道英;释贯休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萍;日本古典园林的石景及其美学意义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2 杨秀洪;五代乡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茜;白居易“歌诗”创作、中隐思想及其诗歌的传播[D];西北大学;2011年

4 霍本科;《云溪友议》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晓雷;《诗人主客图》之清奇雅正派论稿[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德恒;唐代武周时期诗歌略论稿[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郝允龙;刘商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晓瑛;韦庄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项臻;侯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利华;吐蕃攻占时期的敦煌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J];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2 董连祥;论南北朝唐宋时期文人乐府诗《关山月》[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冉旭;唐景龙至开元前期的学士诗人[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4 阎采平;;梁陈边塞乐府论[J];文学遗产;198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松;潘登;;从主题与主题倾向视角看古汉诗“啼”之英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张磊磊;;汉诗中模糊语言的翻译[J];学理论;2011年35期

3 陈祥梁;英汉诗的形体美[J];福建外语;1996年03期

4 张智中;;汉诗的反复之美及其英译[J];外文研究;2013年03期

5 汤养宗;;在汉诗中国[J];人民文学;2006年10期

6 ;中华汉诗汇总大全(约稿函)[J];中华诗词;2009年08期

7 ;中华汉诗汇总大全(约稿函)[J];中华诗词;2009年09期

8 赵东;;海外汉诗——台湾“葡萄园”诗社专辑[J];诗歌月刊;2012年11期

9 ;汉诗二首英译[J];大学英语;1998年07期

10 田原;;日本汉诗和《汉诗人》诗刊[J];诗刊;199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明;;从经典选本看东亚各国汉诗的特色[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2 张保红;;比较与翻译——以罗伯特·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三首汉诗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士觉;;越南古汉诗选辑[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4 朱易安;;论日本汉学家赖山阳的《日本乐府》——兼论比较汉诗学中的乐府传统[A];东方丛刊(1997年第4辑 总第二十二辑)[C];1997年

5 ;周笃文发言[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张文;;试论和歌的翻译与再创作——以《新撰万叶集》上冬17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黄蕾;“五条腿走路”安联高管详解在华投资架构[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刘波;从思想史角度切入当代汉诗的内核[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王晓平;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宗失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陈先发;本土文化基因与当代汉诗[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沙野;城市生活对汉诗内容的影响[N];文艺报;2005年

6 马忠;汉诗写作必须遵循美的规律[N];文艺报;2007年

7 石虎;论字思维[N];美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清涛;朝鲜朝怀古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于欣;朝鲜朝妓女诗人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杨会敏;朝鲜朝前半期汉诗风演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雪花;朝鲜朝闺阁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尚斌;当前汉诗的民族品性建构:杨键诗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国彪;车天辂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芳亮;日本江户汉诗对明代诗歌的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权美花;高峰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小燕;观海林桧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2 宋丽娜;菅茶山汉诗中的中国文化影响和日本风土特性[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乃冉;金克己汉诗的主题意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吴悠;元代蒙古族汉诗作家考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丽玉;林植汉诗主题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6 黄s,

本文编号:1167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67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