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音乐性
本文关键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音乐性
更多相关文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 音乐性 背景 叙事视角 主题 情感矛盾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充满了音乐的小说。小说利用了大量的音乐歌曲作为小说事件的背景,通过声音的描述塑造了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还在叙述视觉、主题和情感矛盾方面,不自觉地运用了源于音乐的"复调小说"技巧。
【作者单位】: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道德发生巨大变革,理想主义破灭,人们追求享乐、玩世不恭。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把该时代称为“爵士乐时代”,并在小说当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躁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①(下称《盖》)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喜华;;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声音描写[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周佳球;;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双重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周佳球;;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论俄罗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运用及情感表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戴扬;吴文兵;;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王文龙;;浅谈音乐家如何加强文学修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柏苗苗;;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狂欢化精神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张晓蓓;;谈《彩云追月》的意境美[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巧;;音乐欣赏及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9 张艳;;试论音乐表演实践与表演者的情绪状态[J];今传媒;2010年09期
10 车绍留;;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声乐艺术中的语感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丹;;音乐审美的共性与个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4 刘增荣;视听觉情感语义相干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雯;高师二胡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滕丽民;新疆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袁茵;傅雷音乐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佘斐;小提琴换把中即兴滑音的使用问题以及表现效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雯;声音内容特征控制的动画自动生成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浩然;刘同敏二胡教学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褚云霞;艺术歌曲《黄河怨》的演唱体会[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林飞翔;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婷;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口弦音乐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彦;两个女主角 两种妇女观──从黛西和白瑞特看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妇女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孙章萍;;《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闫怡然;迷恋与清醒——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张力模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赵越;;《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中西部情结[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赵国华;被金钱迷失的“镀金女郎”——《长岛春梦》女主人公黛西的历史和文化解读[J];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6 李希;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3期
7 余锦云;非道德女性群像——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刻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周焱;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对"双重视觉"的表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启刚,任虎军;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黄蕾;雷香花;;《圣经》:《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的影子[J];大家;2010年17期
3 张霞,吴恒菊,贾若君;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独特的叙事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再次感动你我[J];音乐世界;2000年06期
5 胡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珠;超前的思想意识 象征的艺术手法——《远大前程》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比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杨慧群;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浅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肖明文;;盖茨比与他的美国梦——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解读[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9 蔡隽;;论费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的破灭[J];考试周刊;2008年23期
10 付晓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慧;;论《呼啸山庄》叙事视角的形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阿毛;;呼啸的子弹——兼谈《当哥哥有了外遇》这首诗的诞生[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白劲鹏;;可怕的对称——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次人物关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刘国明;;“高考移民”:谁在推波助澜[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陈旭;佟利家;;基因治疗的背景、临床应用和展望[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薇;;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柯尊礼;;浅析我国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柯尊礼;;浅析我国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徐峻蔚;傅忠道;;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新趋势[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美遐;“入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走向[N];工人日报;2002年
2 刘巧云;道博股份:董事候选人多半具清华背景[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苗福生;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采购[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纬恩 陈振亮;全球化“十五计划”的背景[N];中国经营报;2001年
5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背景[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6 江文;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措施背景[N];发展导报;2002年
7 张维迎;仅有商学院的背景是不够的[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背景(一)[N];安徽日报;2002年
9 陆国存;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旅游业[N];金融时报;2000年
10 郝力;数字城市的背景[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3 刘永生;湖南共青团研究(1920-1927)[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裴金实;韩国现代归乡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10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朝晖;叙事与效果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治;杜甫诗歌叙事视角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赵友龙;白先勇小说的沉沦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春艳;财经新闻文本的叙事学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5 单萍;《呼啸山庄》叙事视角的文体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聂晶淼;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叙事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曹爱华;试论王安忆小说的叙事智慧[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单文婧;变换的视角,不变的关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杨俊平;近二十年少年小说叙事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任红红;双重走向的叙事图景[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3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9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