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的调节:1940-197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卫国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体验的流变
本文关键词:伤痛的调节:1940-197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卫国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体验的流变
更多相关文章: 二战 集体创伤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不受审查控制的俄罗斯文学 苏维埃审查制度 苏维埃式自我认同 扬·萨图诺夫斯基 约恩·德根 利迪娅·金斯伯格
【摘要】:1941年后,苏联文学中涌现了大量描写二战伤痛的战争主题作品。这在30年代的苏联是难以想象的,主要原因在于30年代的审查制度和社会心理层面苏维埃式自我认同的建立。然而,由于苏维埃时期的审查(包括"解冻"时期、70年代的停滞期),这些带有怀疑情绪的文学作品并没有能够得到传播。出于宣传苏维埃神话的目的,描写战时英勇战斗的文学作品却大行其道。因而,一系列可能出现的与西方社会反映战时伤痛的文学作品相呼应的伦理美学作品从苏维埃的公共视野里消失了。然而,一些未经审查的作品却得以在国外及知识分子圈的内部流传。反映战时伤痛的言论在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库内特·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宰场》)。从40年代到80年代,诗歌(扬·萨图诺夫斯基、约恩·德根、尼古拉·班钦柯、康斯坦丁·沃罗比约夫、利迪娅·金斯伯格)及后来的摇滚乐歌词,都表现了对战争的困惑。直到90年代,这一主题才开始在战争文学(从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到利诺尔·戈拉里克)中得到直接表达。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前沿问题:1.后苏联文学的反法西斯战争书写;2.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经典重读;3.当代俄罗斯作家看卫国战争;4.哲学、美学、伦理学视角中的卫国战争;5.战争与和平。 看不懂的战争出于众多原因,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处于文学与文化史研究的边缘。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难以描述的卫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2 任光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特征[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3 王先晋;;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初探——称名·地位·流程[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4 非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5 黄玫;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4期
6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7 张建华;;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突显——近年来俄国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1期
8 王立业;;俄罗斯文学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俄罗斯文艺;2002年03期
10 耿海英;俄罗斯:重写文学史的背后——由俄版《20世纪俄罗斯文学》引发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梁坤;;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掀起俄罗斯文学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保平;俄罗斯文学,你现在还好吗[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俄罗斯文学:根植于现实的爱与怕[N];文学报;2014年
6 侯玮红;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怀旧[N];文艺报;2014年
7 徐乐;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全景图[N];光明日报;2014年
8 李和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图景[N];经济日报;2001年
9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李晋悦 丁杨 陈香;获得荣誉的人们[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5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潇;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淑华;新俄罗斯文学新态势概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范纯菲;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铸乐;弗·马卡宁作品《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宝辉;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彼得堡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晗;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决斗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邓玉;自由时代的一声叹息——俄罗斯当代小说《无望的逃离》使命感浅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尹秀娟;俄罗斯文学中基督教文化现象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2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0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