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德永直文学中的转向与再转向

发布时间:2017-11-20 00:28

  本文关键词:论德永直文学中的转向与再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德永直 德永直文学 转向 再转向 无产阶级文学


【摘要】:德永直(1899年1月20日-1958年2月15日)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共同印刷大罢工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没有太阳的街》。从此迈入了职业作家的行列,同年德永直加入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没有太阳的街》的德语版,中文版也陆续被翻译出来,在海外的名气也颇高。德永直被桥本英吉赞誉为,“唯一的劳动作家”。由于政府对无产阶级文学的镇压,德永直陆续发表转向小说《枯冬》,《没有太阳的街》的绝版声明,国策小说《先遣队》,迈入曲折时期。但是,即使在曲折时期,通过描写当时老百姓生活的苦难,对学校教育制度的批判,及对少年时期的劳动体验的描写,并未完全失去一个作家的主体性。战后,德永直回到了无产阶级文学中,并致力于日本勤劳文学的发展。本论文主要论述德永直转向前的文学活动,转向中的文学,转向后的文学,及战后文学的再转向,弄清德永直转向的理由,及在文学上的体现。对于德永直的研究,其转向问题是必定会涉及到的,在研究上的无法规避的。本论文中心论述德永直文学中转向——再转向。第一章第一节主要总括德永直的生平及其文学。对于德永直的文学的研究为什么要选转向为切入点。第二节的中心内容是明确转向问题提起。第三节总结了中日两方的相关先行研究。第二章研究《没有太阳的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时期德永直文学的特点。第一节中论述了德永直经历的劳动运动,罢工,及德永直的阶级意识。此后在第二节中分析了《没有太阳的街》之前文学中反应的阶级意识。第三节主要论述《没有太阳的街》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阶级斗争。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即日本文学中转向的定义,德永直的转向,关于转向小说《枯冬》中的转向。首先总结了日本文学中关于转向的定义及各学者对于转向的理解。之后分析德永直的转向。此后,从小说主人公左翼作家鸢尾转向的原因,苦恼及转向后的出口这三个部分来分析转向小说《枯冬》。第四章主要探讨转向后及战争时期德永直小说的特点。第一节主要论述德永直的曲折时期。政府对无产阶级文学的镇压迫使他发表了《没有太阳的街》的绝版声明,向政府屈服。转向后,在一番苦恼之后,德永直受高尔基影响,开始描写劳动者的苦恼,少年时期的劳动体验。经历了精神上的阵痛期后,发表了由老年人养老问题而带来的老百姓的苦恼的小说《彼岸》。《八年制》这一作品的主题是对当局教育制度的批判,及其教育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他在《最初的记忆》中对少年时期劳动经历及劳动意义进行了探讨从而走上了私小说的道路。战争时期由于当局的镇压,被压抑地德永直在战败之后,与中野重治们一起创立了新日本文学。战败前,由于政府对出版刊物进行严格检阅,他想要表达的内容无法在小说中表达出来,言论自由之后,德永直在新日本文学上连载了被誉为战后文学的出发之作《妻呀安息吧》。在私小说《妻呀安息吧》中表达了德永直转回无产阶级文学的决心。在结束部分总结结论。最后是参考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挺;;读德永直的《马》[J];语文学习;1983年04期

2 萧萧;;关于“静静的群山”[J];读书月报;1957年08期

3 李芒;;日本文学讲座——论德永直[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年06期

4 朱宝荣;一曲工人运动的赞歌——《没有太阳的街》初析[J];龙岩师专学报;1990年01期

5 王志松;“转向”与本土化——日本文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03期

6 华炎卿;;论《没有太阳的街》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1991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芳;论德永直文学中的转向与再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5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05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