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忘却、追梦——论《了了》的主题呈现
本文关键词:记忆、忘却、追梦——论《了了》的主题呈现
更多相关文章: 乔纳森·萨福兰·福厄 《了了》 记忆 忘却
【摘要】:乔纳森·萨福兰·福厄是一位书写记忆主题的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他为数不多的几部力作中均能搜寻到记忆的痕迹。他的小说创作灵感来自记忆的长期积淀,是对个人悲苦经历、民族深重灾难乃至国家惨痛历史记忆的艺术升华。本文通过《了了》对往事的追忆,剖析作品极力挖掘过去、书写过去和力图活在过去的深刻内涵,以此探索小说刻画人物、呈现记忆和诠释信仰的不同层面,从而进一步揭示虚构的记忆与真实的记忆的揉合,记忆的冲突与消解的张力,以及作者所要达到的记忆与忘却的真正目的,最终完成超越现实和放飞梦想的夙愿。
【作者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医药类院校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拓展新视点研究”(JGLX13_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将永远存留在头脑中、历史书里以及社会中。记忆是个人历史的延展方法,也是传统经验的传承之路。探寻家族根源、民族身份以及国家归属都离不开对过去历史的记忆。乔纳森·萨福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1976—)为数不多的力作中均能搜寻到记忆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倩;李顺春;;后“9·11”小说述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曾艳钰;;后“9·11”美国小说创伤叙事的功能及政治指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2期
3 张毅;;论《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7期
4 朱桂成;彭莉莉;;论《特别响,非常近》的创伤书写[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彭莉莉;;就这么回事——论《五号屠场》的创伤治愈[J];芒种;2014年05期
6 黄彩虹;;创伤“共和国”——麦加恩小说《在女人中间》的创伤和再现[J];名作欣赏;2014年36期
7 邵永霞;;《特别响,非常近》的解构性与重构性[J];海外英语;2015年05期
8 张晨;;论《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1期
9 唐青叶;宋飞;;《特响,特近》创伤叙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外国语文;2013年03期
10 杨金才;;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轶群;运用创伤理论对《修补匠》中人物乔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熊江;乔纳森·萨福兰·福厄小说中的身份危机和身份建构[D];上海大学;2013年
3 张晓雯;《特别响非常近》中的犹太性[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玉;;从德里罗《坠落的人》看美国后“9·11”文学中的创伤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2 但汉松;;“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广松;;学习与成长 海鸥乔纳森的历程[J];上海文化;2010年04期
2 左燕茹;;自由·欲望·危机——乔纳森·弗兰岑新作《自由》述评[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5期
3 焦小婷;;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自由》中的自由阐释[J];外文研究;2013年04期
4 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J];当代学生;2010年06期
5 ;乔纳森·弗兰岑新作《自由》出版[J];译林;2010年06期
6 杰弗里·迪弗;杨雅然;;永失乔纳森[J];译林;2010年05期
7 陈广兴;;文学的推销——解读乔纳森·弗兰岑《自由》的商业性[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8 李晓芳;;寻找消费主义的解毒剂——评乔纳森·弗兰岑的《纠正》[J];译林;2010年05期
9 周艺;;生死爱欲皆虚幻 无谓真假度流年——评乔纳森·莱瑟姆新作《城市流年》[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5期
10 吴宏宇;;回归与超越:乔纳森·弗兰岑和他的小说[J];译林;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村;海鸥乔纳森[N];光明日报;2004年
2 谈珩;为“自由”所束缚[N];文汇报;2011年
3 谷立立;“美国梦”的失落[N];北京日报;2012年
4 陈家桥;《自由》:美国当下社会的真实图景[N];文艺报;2014年
5 汪琴 编译;给小说插上“非小说”标签[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岩;乔纳森·弗兰岑《纠正》的新批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2 格格如娜;对乔纳森·爱德华兹布道文圣经影响的文体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翟升华;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D];南昌大学;2014年
4 李明霞;《末世之家》的死亡主题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5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0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