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英格兰——以两部中额小说为例论中产阶级的流动性
发布时间:2017-11-22 05:11
本文关键词:年轻的英格兰——以两部中额小说为例论中产阶级的流动性
【摘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下层让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而阶级结构、文化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中产阶级下层年轻人常被想象为新的阶级身份和英格兰的象征。罗斯·麦考利的《维持体面》和伊丽莎白·鲍温的《心之死》描绘了中产阶级不同群体的差异和冲突,并在其下层年轻女性身上,看到了更新阶级文化的潜能。本文将在中产阶级下层和青年闲暇文化崛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这两部中额小说为例,探讨其对阶级流动性和现代"中产阶级性"的表现,并分析文本中潜在的矛盾立场。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英语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格兰历经了一个泛“资产阶级化”的过程,历史学家A.J.P.泰勒称:“无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贵族也成了资产阶级。”1一战后,传统贵族社会地位衰落,而另一头,大量的阶层攀爬者们让中产阶级群体急剧扩大。这一时期,英国的中产阶级无论在其文化风貌还是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惠巧;;台湾科举中额及清廷的相关政策[J];河北学刊;2012年05期
2 李世愉;;清代科举中额的分配原则及政策导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3期
3 谢海涛;;中央与地方的交换:晚清咸同年间科举录取名额的增加[J];清史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汝堂;“中额信贷”催生农贷担保公司[N];经济参考报;2006年
,本文编号:121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1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