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例外”——为拜伦想象观一辩
本文关键词:杰出的“例外”——为拜伦想象观一辩
【摘要】:在普遍认为想象与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的语境下,拜伦被广泛视为一个"例外"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实际上,拜伦多次正面表达了对想象这一心理活动的强调和肯定,他只是不赞成将想象对写作的意义绝对化;与此相联系的是,拜伦还注意区分了想象和幻想的不同;而拜伦的实际创作,更是证明他拥有天赋独具的"历史想象力"和"文学想象力"并予以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拜伦诗论研究”(11YBA17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文化消费时代外国作家‘非代表作’现象研究”(14A077)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想象及想象力乃浪漫主义诗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对拜伦的创作特性而言,人们却似乎发现了一个悖论:作为一个通常被视为浪漫主义文学领袖人物的拜伦,却对想象没有给予突出的强调。因此在这方面,他似乎是一个“例外”的浪漫主义者。拜伦的时代就有人认为,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苏彩琴;;童心追忆——析华兹华斯的《致杜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刘瑛;;库切《耻》中华兹华斯式的轮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董新;;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情感诉求[J];长城;2009年08期
5 金鑫;;《丁登寺旁》中华兹华斯的自我追寻与新生[J];长城;2009年10期
6 向玲玲;;国内华兹华斯比较研究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张国胜;;王维与华兹华斯诗歌的共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田静,董雪飞;田园中跳动着的精灵——论华兹华斯的《迈克尔》[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房霞;;华兹华斯《咏水仙》的真境界[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颖;;华兹华斯诗歌的现代阐释[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叉;;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蔚芳;华兹华斯诗歌中原初创伤的剖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5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8 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夏文静;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秀梅;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的华兹华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砚;感性与理性之浮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烨;西方近代自然语言观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圣华;华兹华斯诗歌的审美现代性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家;信仰、永生、普爱[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刘文忠;视觉设计的乐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徐祯;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谷悦;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史蒂文森作品解读[D];江南大学;2011年
8 孙静;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孤独境界[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9 黄莺;外国人眼中的郑成功[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舞艳;柯勒律治文化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6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1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