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石短篇小说视角研究
本文关键词:李孝石短篇小说视角研究
【摘要】: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叙事包括三个不同的概念,即所讲述的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以及叙事行为。叙事就是讲故事,需要有讲故事的叙事者,叙事者站在谁的角度就以谁的视角来叙事,对表达主题和作者的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韩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很少有人能像李孝石一样,其作品被后人一直不断地研究。这是因为李孝石处在无产阶级文学退潮的20世纪20年代至纯粹文学萌芽的30年代之间,他创作的作品在前期和后期表现出了鲜明的对比,与当时文坛的变化十分相似。本文将针对李孝石的短篇小说,以叙事视角为中心,分析归纳李孝石表达主题所选择的视角,得出李孝石的创作个性,进而探究作者对当时社会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本文融合各方对叙事视角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按照叙事者在作品中参与的程度不同,分为叙事者视角叙事和人物视角叙事两个方面,对李孝石的短篇小说《都市与幽灵》、《哄笑》、《荞麦花开时》、《粉女》、《谁的错》进行具体分析。《都市与幽灵》选择叙事者全知视角,叙事者不仅直接站到读者面前,而且还事先对自己要将的故事做了说明与解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心。《哄笑》选择叙事者视角叙事中的中立性全知视角,更加客观地阐述面对金钱截然相反的人生境遇。《荞麦花开时》作者选用中立性全知视角,用与主人公许生员截然相反的带有诗意的叙事者语气表现荞麦花开时的美丽情景,表达更为且贴。《粉女》运用人物视角叙事,使读者把自己跟小说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来更加客观地看待故事的发生,也能够通过人物视角反观人物性格与处境的变化。《谁的错》用叙事者视角叙事和人物视角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客观、真实地描写人物处境,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通过上述分析看到,李孝石不仅在前期作品中带有倾向性,在后期作品中也能隐约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反思,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得不迂回地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6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忠伟,周靖波;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J];现代传播;2004年06期
2 杨乃乔;图像与叙事——论诸种叙事与知识分子的小叙事者身份[J];文艺争鸣;2005年01期
3 曹崎明;马继明;;《阿诗玛》异文的叙事者分析[J];社科纵横;2010年05期
4 金虎;;试论电影的叙事者[J];写作;2011年Z1期
5 黄专;;一个现代叙事者的多重世界[J];读书;2009年11期
6 梁晴;;从讲故事到讲神话——评《月亮和六便士》中叙事者的独特作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朱研;;风流蕴藉 落拓不羁——《浮生六记》叙事者形象研究[J];语文知识;2013年03期
8 张华;;拯救中的自我迷失——《弃儿》叙事者的分析[J];长城;2013年04期
9 盛慧;;呼喊与回应——统治于第一人称下行动者与叙事者[J];青年文学家;2013年18期
10 马新广;;“他”作为叙事者的两种窄视角叙述模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伯林;;文化身份与名将叙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刘忠诚;;论史剧观与史剧类型[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彦瑾;《西夏咒》中的“镜”与“灯”[N];文学报;2012年
2 解玺璋;记忆中难忘的那些事儿[N];北京日报;2011年
3 王彬;散文三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雷达;亡灵叙事与深度文化反思[N];文学报;2012年
5 解玺璋;“十三钗”在哪里失足落水[N];北京日报;2011年
6 刘晓闽;天使的坠落[N];文艺报;2014年
7 申霞艳;倾听底层的喘息[N];北京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国花;李孝石短篇小说视角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史晓韵;党报深度报道叙事者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于n,
本文编号:1217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1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