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日哀感文学之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23 11:22

  本文关键词:中日哀感文学之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中日文学 哀感焦点 伦理价值 比较研究


【摘要】:中日文学在哀感问题上交织甚深。在华夏文学中,哀不仅为悲,而且为化,尤其为超。归藏文学的大臧精神奠定了伦理的基调,凸显出宇宙的襟抱。《易经》以降的诗文及其理论展示了中国哀感文学的异彩纷呈。日本从物语文学滥觞到物哀诗学兴盛,受汉学沾溉良多,而日本国学派去汉排华与和式文学崛起,实际上流于非伦理的情色化倾向。中国的哀感文学以融合性、感恩性和集虚性见长,日本的哀感文学以分解性、私己性和务实性出色。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向度是中日哀感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发掘文学性底性之根性、性连性之复性和性非性之品性,不仅有助于推进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而且有利于深化文艺学的理论建设。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省高教重大课题“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号:11ZGXM7500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中西方风体学大端问题趋通研究”【项目批号:14BZCG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哀伤情愫对于包括飞禽走兽在内的物种进化而言,是一个质的提升节点。哀感是人类最可珍贵的一种情思。人类哀情与其它动物哀怜的重大区别在于人之哀有超越,但也有邪僻,这两个倾向最集中地体现在哀感文学当中。哀感文学披露出文学的思理差异,也包含着文学的伦理内核,同时还孕育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育邻;;日本文化民族主义批判——从本居宣长到今日的“靖国辩解话语”[J];日本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将在宁波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向远;;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特征简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伊藤正文;胡志昂;张厚泉;;日中文学比较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1999年01期

4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问题、理论与方法[J];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方香玉;;中韩女性文学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6期

6 刘介民;;向总体文学发展[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年02期

7 邓铝;;中西儿童文学比较探微[J];金田;2013年12期

8 吴小英;开拓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新境界——评《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9 杨庐丽;;《家》与《呼啸山庄》中的情爱文学比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富仁;;从文学比较中的差异说起[J];读书;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楷;灾难与文学的断想[N];文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曦;文学中享虐现象之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许丽青;钱钟书与英国文学[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海艳;中美拓荒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添天;中西方荒诞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穆晶晶;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阮秋荷;中越新时期报告文学比较论[D];湖南大学;2011年

5 池美红;中美流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6 金慧子;前社会主义阵营文学中的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会;从唯美到耽美[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18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18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