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发布时间:2017-11-28 17:19

  本文关键词: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更多相关文章: 《格格不入》 自我身份 离散 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后现代回忆录的作者写作的前提往往是定位自我身份,回忆录是他/她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解释的载体。萨义德的《格格不入》实现了他证明自我身份的目的,说明了"无根的流亡者、软弱的恋母者"这一自我身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本文借助"离散"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框架,剖析回忆录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旨在说明萨义德构建自我身份的意义。
【作者单位】: 特种作战学院四系;
【分类号】:I382.06
【正文快照】: 有别于尽数童年、青年、成年和老年时代模式的传统自传,爱德华·萨义德的《格格不入》(Out of place,1999)[1]主要讲述了从1935年出生到1962年他大致完成博士论文间的生活,是他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一次绵长回忆。它是局部的、分散的记忆,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记录了一个动荡不安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山奎;;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李玫瑾;;犯罪防控视角的犯罪心理识别[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1期

3 沈雪平;;浅析盗窃行为——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年11期

4 张翼;;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军;;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罗耀慧;;《夺命黑天鹅》中“白”与“黑”的绝美演绎[J];电影文学;2014年06期

7 高静;赵闯;靳海川;;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4年03期

8 赵海燕;;论创作动机与文学的治疗功能——“发愤著书”说的文学心理学释义[J];长城;2014年04期

9 赵青;司汉武;;社会退行现象的病理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宋雯;;论毕飞宇新作《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叙事艺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文放;;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波;电影中的暴力:形式与功能[D];南开大学;2013年

2 王雪皎;边缘的力量[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3 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彩林;民族生命本体的形而上现代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邱关军;学生模仿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仁_g;老年生活中的老年学习及其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毕磊菁;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申连;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研;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文源;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林;论茨威格作家合传的悲剧意识[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倩;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静;产品交互设计的技术化困境及其解决途径[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马tR浩;集体无意识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D];海南大学;2013年

5 江熔霞;男性强制戒毒者的自尊对心理渴求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叶景;《梦》系列油画创作研究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玮;自我的危机与整合[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高博;茨威格小说与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鲁云静;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融融;珠宝设计中日本元素运用的研究及实践[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山奎;弗洛伊德与传记写作[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高鉴国;关于传记文化及其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杨正润;西方现代传记文学中的精神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勇;;沉默策略的成本与知识分子的责任——读萨义德的《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J];博览群书;2006年10期

2 张跣;;“流亡”及其二律背反——试论萨义德关于流亡知识分子的理论[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3 缑英杰;;流亡身份:知识分子的述写自由——兼论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牛寒婷;;超越的言说——读《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J];粤海风;2010年03期

5 胡新亮;;萨义德与阿拉伯世界[J];回族文学;2006年05期

6 萨义德;;家[J];文苑;2013年06期

7 张兴成;福柯与萨义德:从知识-权力到异文化表述[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8 林丰民;萨义德撰写回忆录[J];读书;2003年01期

9 郝岚;;流亡者的流亡之思——再读萨义德[J];东方丛刊;2006年02期

10 朱生坚;;萨义德坐标[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萨义德:乡关何处?[N];深圳商报;2003年

2 康慨;萨义德去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思郁;萨义德的背后[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华东师大中文系 方克强;“双重意识”心态之谜[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陶东风 贺玉高;爱德华·萨义德:一个有血气的知识分子[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大江新作向萨义德致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黑龙江大学 杜萌若;萨义德与“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胡彦殊;魏宏会见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席部长萨义德·卡伊姆·阿里·沙[N];四川日报;2013年

9 钱镇;萨义德眼中的知识分子[N];学习时报;2004年

10 吴淼;“享乐主义”的澄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意;爱德华·萨义德的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佳;萨义德“旅行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2年

2 赵钊渠;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马元雄;萨义德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莹;萨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新亮;人文介入政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6 张树杰;论萨义德的文艺批评观[D];河北大学;2014年

7 聂小琴;论萨义德的政治阅读文本分析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相林;萨义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王敏;试论萨义德的文化观[D];新疆大学;2006年

10 肖凌霞;地缘东方的“异托邦”[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234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34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