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他们不一样的上帝——多恩与赫伯特神学诗中的上帝形象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29 21:12

  本文关键词:他们不一样的上帝——多恩与赫伯特神学诗中的上帝形象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多恩 赫伯特 神学诗 上帝形象 人神关系


【摘要】: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和乔治·赫伯特的神学诗展现出不同的宗教体验,前者给人带来焦虑恐惧,后者充满温情仁爱。本文比较两位诗人笔下上帝的差异性,指出多恩的上帝是无声、被动、恐怖的,与此相反,赫伯特在继承多恩神学诗传统的基础上竭力避免这样的上帝形象,塑造出一个有声、主动而且仁爱的上帝。这样的差异与他们的宗教立场和诗歌创作历程都有关联,并且造成他们的神学诗在后世不同的影响力和接受度。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感官意象研究”(13RWBS13)的阶段性成果 2013-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约翰·多恩和乔治·赫伯特在个人生活和诗歌创作中都有着许多交集。两人同为英国国教牧师,都致力于神学诗的创作,两人的主要诗稿都在死后出版,同时问世于1633年。多恩比赫伯特年长21岁,与当时显赫的赫伯特家族有着密切联系,1对年轻的赫伯特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615年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奎;爱的见证——评多恩《告别辞:节哀》中的“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林元富;迟到的怪才诗人——中国的约翰·多恩研究概述[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3 吴思军;多恩诗中的隐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熊毅;对“恒定”的企慕——多恩内心张力探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刘立军;;卓尔不群:多恩的死亡观[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12期

6 陆钰明;;约翰·多恩:从西方到中国[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7 梁东云;;法国小城的骷髅复活奇案[J];检察风云;2008年04期

8 王海红;;谈多恩诗文中女性形象与地位的败落[J];名作欣赏;2008年12期

9 黎明星;;灵与肉的复活——读约翰·多恩的宗教诗[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10 朱黎航;;“出神”:约翰·多恩爱情玄学的诗性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庆举;鲁迪格·多恩布什[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李华芳;繁荣的谜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曹鹏程邋金钊;吴邦国与波兰众议长多恩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7年

4 叶倾城;非对称雨伞[N];北京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越;论多恩创作的人文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小玲;健康即美——《第一周年》中的多恩美学观[D];西南大学;2011年

4 景娟;多恩宗教诗中的死亡与再生[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如星;科学与宗教的融合:论多恩布道文中的“世界”之喻[D];湘潭大学;2011年

6 邱丹;论多恩长篇散文《突变引起的诚念》中的疾病主题[D];湘潭大学;2012年

7 吕永华;忧郁的诗人—约翰多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立军;约翰·多恩诗歌中的批判现实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晓英;约翰·多恩诗歌中的矛盾死亡观[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黄素芬;约翰·多恩诗歌中爱的思辩[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8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38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