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美国当代文学中犹太民族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7-12-10 16:12

  本文关键词:美国当代文学中犹太民族的文化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当代文学 犹太文化 博纳德·马拉默德 索尔·贝娄


【摘要】:20世纪初期以后,美国主流文学及其创作风格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新生代文学异军突起,开启了美国文学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对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博纳德·马拉默德和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揭示美国当代文学所蕴涵的犹太民族的文化特质,这包括受苦受难的献身精神和对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懈追寻,历久弥新的犹太文化对美国当代文学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
【基金】:2014年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政治书写研究”(编号:2014BWY003)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犹太人民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饱受异族的排挤和迫害,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国土。然而,尽管处在这种充满苦难和压迫的生存环境中,犹太民族却始终坚持着对《圣经》的不懈传承和对犹太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洪一;犹太性与世界性:一块硬币的两面——关于犹太文学本体品性的思考[J];国外文学;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从《赫索格》探析索尔·贝娄的犹太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史婧力;;谈犹太民族流浪史及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起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刘小月;;谈菲利普·罗斯《遗产》中的犹太“父与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周皓;张瑛;;《赫索格》结尾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屹;;赫索格的心路历程探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6 宋飞焱;美国“大屠杀后意识”小说散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7 王志军;;现代性和钱: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旨趣与现实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8 朱秀元;索尔·贝娄小说的二项对立艺术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范雪非;;从爱米丽的独守说起——小议《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主题意蕴[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范彩霞;;赫索格在现代文明中的毁灭与新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东升;马月兰;;希伯来先知与儒家圣人比较研究[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2 乔飞;;血统·国统·道统·法统——《圣经》神人“圣约”之法理透视[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南菲;出路,,还是幻象:从《应许之地》、《店员》、《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丽艳;多克托罗小说犹太主题的发展轨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杨淑琴;犹太文化及其商业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8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周承;冷战结束前后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汪汉利;索尔·贝娄小说的文化渊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惠英;杜鲁门·卡波特研究在中国[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周婧妍;固守 再生 回归[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5 许雅涵;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7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8 刘佳;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垂死的肉身》的伦理主题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房清玲;美国社会转型期人的生命意识自觉[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构想[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3期

2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2002~2007学术研究成果[J];文艺研究;2007年11期

3 霍小青;;主体迷失与价值偏移——当前文学研究误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何璐;;当代文学与战争文化心理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5 袁俊丽;;批评的立场与批评期刊的使命——“第二届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和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J];理论与创作;2010年02期

6 刘复生;;当代文学的“政治性”与“当下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吴义勤;;主持人语[J];南方文坛;2012年02期

8 张峥;;探讨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用[J];文学教育(中);2012年01期

9 付祥喜;;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本的分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欧阳钦;曾文军;;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本朝;;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张福贵;;两种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质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焦应魁;郝日;;从“两为方针”到“三个代表”——兼论当代文学艺术的功能与使命[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思敬;;当代文学命名与学科整合问题(提纲)[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钱谷融;吴俊;;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道主义[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年会小组讨论情况 第三小组举行了“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讨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廷秋;;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报告[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鸿声;;现当代文学北京空间叙述的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业松;关于“当代文学”的“说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孙中春;当代文学应坚守精神高地[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郭宝亮;重建当代文学的深度[N];文艺报;2007年

4 记者 杨燕;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在昆成立[N];云南日报;2007年

5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赵宏翔;尴尬的当代文学[N];辽宁日报;2010年

6 ;听到有人骂当代文学,心里就难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杨利景;当代文学为何饱受非议[N];辽宁日报;2010年

8 杨利景;如何评价当代文学[N];人民日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尹玉珊;“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傅小平;当代文学和现代影响[N];文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2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4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5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6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包英格;《蒙古族当代文学观念嬗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刘旭;当代文学中的底层形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曦;五年制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新体系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姚康康;“组织写作”与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进程[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婧;当代文学媚俗倾向的原因探析[D];扬州大学;2013年

6 蓝菊;地点:一个符号斗争的场域[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晨芳;当代文学观反思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李艳;当代文学的“中国经验”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旭燕;论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75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75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