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融合困境——反思当代生态文学中的城市意象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18 05:12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融合困境——反思当代生态文学中的城市意象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学 城市文学 融合 城市意象 建构


【摘要】:现代城市背负着生态恶化的"原罪",成为生态文学极力批判的对象。当代生态文学对充斥着"现代病"的城市采取了漠视和拒斥的态度,形成去城市化与反城市化倾向。生态文学中城市意象与乡野的"生态乌托邦"意象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方面源自文学中根深蒂固的原乡情结,另一方面起因于人们走出乡土环境、转向城市的一种陌生感和焦虑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生态文学应走出自身局限,扩大视野和题材范围,在保留原有批判精神的前提下,重新建构和定位城市意象,探寻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融合渠道,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权力演变的关联性研究”(编号:14CZX06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文化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4A2283)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两个领域,两者的融合交叉遭遇来自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两方面的障碍。与此相应的是两个非常重要却经常被忽视的命题,即城市文学中的生态视野与生态文学中的城市题材,这两个命题的缺失既有文学本身的因素,也有文学以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诺德·伯林特;黄仲山;;美学回归与艺术新变中的美感论[J];民族艺术;2015年01期

2 刘文良;;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困局之破解探究[J];思想战线;2013年03期

3 于文夫;;从借鉴到重构:中国生态文学的西方因子及本土融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2期

4 陈应松;张艳梅;;在大地和时代深处呼喊——陈应松访谈录[J];百家评论;2014年02期

5 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J];文艺研究;2006年01期

6 曾繁仁;;西方现代文学生态批评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原则[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蒋述卓;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J];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8 孟繁华;;建构时期的中国城市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J];文艺研究;2014年02期

9 王杰泓;;原乡情结与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陈晓明;;城市文学:弯路与困境[J];文艺争鸣;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大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力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东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二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郭大章;;格非小说的主题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9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沈长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王艳萍;;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丛琳;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宁;穿越苦难的精灵——论迟子建小说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6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兰兰;刘恒创作综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仁山;;根[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11期

2 温阜敏;饶坚;;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3 徐迟;;《瓦尔登湖》译本序[J];散文;1994年08期

4 董雪;;关于生态文学的思考——由《困豹》说开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隋丽;;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孟繁华;;乡村文明的变异与“50后”的境遇——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J];文艺研究;2012年06期

7 刘晓飞;;作家·生态·文学——新世纪生态文学创作中的三个问题[J];文艺争鸣;2010年23期

8 张艳梅;吴景明;;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杰泓;李华楠;;“方言”视域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吴秀明;陈力君;;论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文化现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雷鸣 李晓彩;[N];河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曹志娟;[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胡军 韩晓雪;[N];文艺报;2007年

5 钱志富;[N];文艺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孔燕;;做自然的公民——初读《欧美生态文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11期

2 杨素梅;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J];俄罗斯文艺;2002年05期

3 杨传鑫;绿色的呼喊——20世纪生态文学略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李玉鹏;为消除生态危机呐喊——《欧美生态文学》简评[J];学习与探索;2004年04期

5 于宝英,曹慧书,索娟娟;文学发展的新生力量——绿色生态文学的崛起[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刘青汉;;生态文学对科技负面效应的警示[J];文艺争鸣;2007年04期

7 马若飞;;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朴宰雨;;论韩国生态文学的概况与特点——兼谈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生态文学的比较视野[J];新学术;2007年04期

9 马若飞;;论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高彩霞;;文学的生态化走向——关于生态文学的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泉;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与文学批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张冰;《欧美生态文学》[N];文艺报;2003年

3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成员、外国生态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陈蕾;2007年国外生态文学回眸[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西篱;感受力 创造力 梦想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湖南女子学院 彭江虹;生态文学伦理的“要”与“不要”[N];光明日报;2012年

6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向若萌;国外生态文学热潮风起云涌[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王诺 厦门大学中文系;地球日与生态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吴子林;“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王诺;做地球的朋友[N];文艺报;2003年

10 王川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更加密切关注生态现实问题[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当代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建;生态文学研究:本体论检验,急需辩白问题以及美国基本图谱[D];南昌大学;2012年

4 周红;生存困境的焦虑与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俊f,

本文编号:1302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02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