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玛格丽特》:歌颂魔王的神圣文本
本文关键词:《大师与玛格丽特》:歌颂魔王的神圣文本
更多相关文章: 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 魔王 神圣文本
【摘要】:《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歌颂魔王的奇书。布尔加科夫对耶稣、犹大、彼拉多等人物异于《圣经》的颠覆性重塑和对耶稣受难等事件的重新书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解了耶稣阿的神圣性,更彰显了魔王沃兰德的神性,从而构建了魔王的隐秘世界。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13&ZD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1.引言《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耶稣阿(ИеШуа)这一名字由耶稣(Иисус)的阿拉伯文()和希腊文(Ιησουζ)的译音组合而成。耶稣阿也即约书亚,是带领犹太民族进入迦南地的古代民族英雄。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基督并未直接以圣子之名在世人面前显现,而是出现在沃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洪;;从尼洛夫娜到萨姆金──高尔基的一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史云燕;;评俄罗斯新农民作家作品——以谢尔盖·叶赛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与“五四”抒情小说[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4 刘建荣;韩静池;;宗教信仰引导下的俄罗斯文学[J];长城;2009年06期
5 赵杨;人性与人道·社会与历史——浅探索尔仁尼琴笔下的艺术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建英;;新俄罗斯文学的叙事框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刘敏娟;;20世纪世界文坛的奇葩——当代苏联生态文学管窥[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8 李平;;俄罗斯的魔鬼——伊万·卡拉马佐夫[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孙海英;;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明琦;人生·路·诗歌——勃洛克的生活与创作[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平;;布宁——情系俄罗斯文化的旅行者[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海艳;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田全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谢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慧;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艺术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晔;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合梅;最后的周扬 人性的高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文君;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炯;光晕消失:洛丽塔小说形象与视觉化形象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永旺;穿越阴阳界——从《叶列阿扎尔》和《人的一生》来分析列·安德列耶夫的死亡世界[J];俄罗斯文艺;2000年04期
2 刘锟;;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文化维度[J];外语学刊;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济敏;;落寞的行者——试论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自传性[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2 吉玫;;布尔加科夫及其创作[J];俄语学习;2006年03期
3 赵丽君;;布尔加科夫创作断想[J];名作欣赏;2008年22期
4 王旭峰;;布尔加科夫的医学——论《大师和玛加丽塔》中的“疯狂”[J];国外文学;2010年04期
5 ;苏将出版布尔加科夫全集[J];苏联文学;1987年04期
6 汀化;布尔加科夫的《火红的岛》[J];苏联文学;1988年02期
7 贾明;布尔加科夫及其作品[J];文学自由谈;1990年02期
8 郑滨;1997——布尔加科夫诞辰100周年[J];苏联文学联刊;1992年03期
9 李琳;布尔加科夫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唐逸红;论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特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一位保守主义者[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一位保守主义者[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胡;俄乌分别纪念布尔加科夫120周年诞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侯玮红;解开命运的密码[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末班;从内心到世界[N];文学报;2005年
4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窥看历史的别样视角[N];文学报;2014年
5 黄帅;知识分子的“忧郁症”[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刚;米·布尔加科夫及其小说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黎兰;布尔加科夫的创作与文学传统——论《大师和玛格丽特》文体与风格特征[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莉;从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形象看布尔加科夫的善恶观[D];四川大学;2007年
4 许英;布尔加科夫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烨;论布尔加科夫作品中的“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曾洁;凝视理论下的布尔加科夫戏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净娟;布尔加科夫作品中的讽刺艺术[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李莹;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娜;布尔加科夫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雪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6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0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