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2-19 07:36

  本文关键词: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生态批评 界定 贡献 发展


【摘要】:文学生态批评不是一种纯文学批评,而是一种将生态哲学中和谐的观念引入到文学研究的一种现代批评理路。文学生态批评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与引进为国内文学批评开辟了新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该文首先梳理国内外文学生态批评的发展,然后对文学生态批评进行界定,最后探讨其贡献及未来趋势。
【作者单位】: 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早期的文学生态批评经常被单纯地认为是将文学批评与生态学这门自然学科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早期的生态批评家William Rueckert就曾提到文学生态批评为“文学研究提供生态学概念”。而另一位生态批评家Joseph W.Meeker则直接定义为“对生物学主题和关系的研究。”不过随着文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洁;;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陈金刚;刘文良;;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朱定逸;;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曼;盖光;;文学经典重读作为生态批评的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骁;;生态批评视野下《老人与海》的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长城;2010年02期

6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彭江虹;;试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霞;;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方丽;;文学与“环境的想象”——论劳伦斯·布尔生态批评“三部曲”[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10 孟志明;;生存与毁灭的忧思——《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预警解读[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在性建构[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晓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明丽;中国现代文学生态主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秋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蝇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婷婷;环境正义视域中琳达·霍根的《卑劣的灵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周姝;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荒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刘志敏;论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曼;生态批评方法重释欧美文学经典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涛;生态批评视域下霍桑的《红字》解读[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张炜;《儿子与情人》的生态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柳婧;《痕迹》中印第安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凤成;;关于文学生态学批评的一点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俞兆平;罗伟文;;“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J];南方文坛;2008年03期

3 陈力君;;世纪之交文学生态系统中经典的命运轨迹[J];理论与创作;2006年01期

4 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J];南方文坛;2007年05期

5 彭文忠;;消费时代湖南文学研究的文学生态学视角[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黄发有;;构建健康的文学生态[J];学术界;2009年04期

7 薛勤;;1910年代东北的文学生态——以《盛京时报》报载文学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2期

8 易华;;中国文学生态的权力结构与文学经典的生成[J];求是学刊;2013年03期

9 余其兵;;反思功利时代的文学生态[J];杂文选刊(上半月版);2007年12期

10 黄桂元;;另类的批评文本——评《中国文学生态真相调查》[J];西南学刊;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衣;建构和而不同的文学生态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记者 欧阳春艳 通讯员 吴小斌 李腾;我省“文学生态”良性发展[N];长江日报;2012年

3 禾刀;最应关注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学生态[N];中国商报;2012年

4 黄发有 南京大学文学院;代际关系与文学生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施晨露;上海文学生态靠时间养成[N];解放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毛俊玉;百度文学生态下的多渠道推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施晨露;文学生态滋润“出人出作品”[N];解放日报;2014年

8 舒晋瑜;陈村:文学生态在恶化,网络比写作更好玩[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禾刀;最应关注“诺奖”背后的文学生态[N];太原日报;2012年

10 本白记者 杨青;当代文学生态南方北方趋同[N];深圳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彭玉斌;战火硝烟中的文学生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晓敏;博客:消费文化背景下新的文学生态的整合[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2 白雪莲;新时期科尔沁文学生态意识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年

3 傅宏远;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D];北京大学;2011年

4 罗崇宏;网络传媒时代的文学生态[D];青岛大学;2008年

5 丁淑玲;略论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生态走向[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毓洲;《南山集》案与清代前期桐城文学生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长胜;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7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07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