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的历史景观书写
本文关键词:看与被看:《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的历史景观书写 出处:《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科伦·麦凯恩 《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 后“·”小说 历史景观
【摘要】:后"9·11"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美国爱尔兰裔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代表作。通过对2001年"9·11"事件和1974年走钢丝事件两场历史景观的互文书写,小说体现出与媒体叙事、官方叙事的显著差异。本文以历史景观书写为切入点,着重从成为"被看"的历史景观、观看历史景观的主体阐释以及历史景观反思书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麦凯恩借助"看与被看"的多重互动,对后"9·11"历史景观进行想象性逆写,打破历史景观单一定型化的意义,实现了后"9·11"小说摆脱暴力与对抗、寻求平衡与救赎的反思书写。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后‘9·11’小说反思特征研究”(14YJC752021)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早在1938年,海德格尔就曾预言“世界图像时代”即将到来(899)。居伊·德波也曾提出“景观社会”文化理论。“图像”与“景观”,二者均强调当下世界已被各种意识形态把握或构想的本质特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十余年来,这场悲剧性的景观逐渐在媒体叙事、官方叙事中形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但汉松;;“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2 但汉松;;恐怖之“网”?——托马斯·品钦《放血尖端》中的“9·11”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3期
3 杨金才;;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2 刘克东;;恐惧带来的思考——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后9·11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3 张加生;;从德里罗“9·11”小说看美国社会心理创伤[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3期
4 朱晓琴;;全球化背景下后9.11时期英国伦敦掠影——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5 王维倩;;后“9·11”时代的文明冲突——评约翰·厄普代克小说《恐怖分子》[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6 章淮平;;论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坠落”的象征意义[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曾艳钰;;后“9·11”美国小说创伤叙事的功能及政治指向[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2期
8 但汉松;;恐怖之“网”?——托马斯·品钦《放血尖端》中的“9·11”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3期
9 曾桂娥;李晶晶;;从《地之国》看后“9·11”秩序重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4期
10 李顺春;李寒;;唐·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的后“9·11”景观[J];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红;快感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银;“身体之重”:解读《丛林狼》中的艳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孙政业;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解读:文化诗学视角[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3 汪龙平;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中的作家关怀伦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梅;循环的时间[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江春媛;论“9·11小说”中对穆斯林男性的他者化[D];上海大学;2014年
6 肖雨霏;论唐·德里罗后现代小说中的危机意识[D];暨南大学;2014年
7 郭海娇;《坠落的人》的新现实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晶晶;孤独的精神守望者-《恐怖分子》的创伤叙事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聂志华;书写与治疗[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2 朴玉;;多重记忆书写——论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4期
3 钱程;;权力的抑制与抗争——试析沃尔曼《欧洲中心》中的《清白之手》[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2期
4 黄贺;陈世丹;;论《欧洲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5 朴玉;;“我们也是受害者”——评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书写[J];国外文学;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冼宁;石圆圆;;沈阳商业性历史景观价值分析[J];美术大观;2012年09期
2 冼宁;石圆圆;杨淘;;沈阳商业性历史景观动态保护研究[J];美术大观;2012年08期
3 李勤;;略论文化遗产及人文历史景观周边的交通体系规划[J];丝绸之路;2011年20期
4 郑阳;;城市历史景观文脉的延续[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5 ;珠玑古巷[J];中国铁路文艺;2009年10期
6 葛承雍;;建筑考古·遗址保护·历史景观[J];西部考古;2006年00期
7 王瑞;;寻找川岩江[J];湖南林业;2007年03期
8 于佰春;哈尔滨有一组俄罗斯人文画卷[J];华人时刊;2002年05期
9 曹锐;;“反射的荣耀”与金城关的历史景观重构[J];大众文艺;2013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冼宁;刘爽;;沈阳中街步行街区历史景观的保护性设计[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2 张珏;;历史景观品质传承发展的探索性实践与思考——以杭州西湖虎跑景区保护性整治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刘奔腾;刘起;;历史景观视野下的明孝陵神道南段地区保护初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林可可;;城市历史景观(HUL)保护的西湖经验[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传播视域下城市历史景观符号影像建构的研究——以西安城市宣传片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旭;北京:“水穿街巷”历史景观将重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叶锋;城市一味“增高”:古城变异成钢铁丛林[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杨一苗;西安古街区改造要创新更要保护[N];西部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轶威;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曾小栩;高校校园历史景观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边永艳;城市历史景观的叙事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薇;成都三国蜀汉历史景观保护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龚晨曦;粘聚和连续性:城市历史景观有形元素及相关议题[D];清华大学;2011年
6 刘凯茜;布达佩斯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历程及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潘波旭;城市历史景观意境重现的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石圆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保护性设计及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9 刘爽;商业街区中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开发[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10 江婉璐;官窑制瓷文化历史景观的再现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15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1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