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圣经》互文角度看《吉姆爷》中的人性本恶
发布时间:2017-12-28 23:08
本文关键词:从与《圣经》互文角度看《吉姆爷》中的人性本恶 出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中充满了来自于《圣经》的原型和意象,他使用这些与宗教有关的、深入人心的一切来向读者证明人性本恶,人类唯有克服、摈弃自己天性中的"恶",激扬人性中的"善",才能完成对人类道德的重新建构。结合《圣经》的内容来看,吉姆代表着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即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与生俱来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并愿意付出一切努力与之斗争。论文将具体分析小说《吉姆爷》中不同人物的"恶"是如何体现的,研究人物刻画与《圣经》之间的互文性,并分析"人性本恶"这一现象对于康拉德人类道德构建的重要性。
[Abstract]:Joseph Conrad's novels are full of archetypes and images from the "Bible", he used these related to religion, people of all to the readers that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human nature, abandon themselves only to overcome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Jiyang, "good",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morality.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Bible, Jim represents the most ideal state of human beings, that is, he is deeply aware of the evil side of his inherent human nature, and is willing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fight i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vil"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Lord Jim, and study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Bible, and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to Conrad's construction of human morality.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作为一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以及小说形式的改革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尽其所能地对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描述与刻画,令一部作品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层次之上。近百年来,康拉德的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容新芳;李晓宁;;吉姆爷——伟大的艺术代码——论《圣经》对《吉姆爷》中吉姆的形象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丁伯林;;反讽的经典文本:《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文斌;;试论广告语言的互文性特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洪流;;从《鹿跳泉》看华兹华斯的生态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陈凯;黄梅;;《西厢记》与难题考验仪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李珂;;《无名的裘德》之互文性解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永江;;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屠s,
本文编号:1347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4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