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喧哗与骚动》叙事时间的张力

发布时间:2017-12-29 04:12

  本文关键词:《喧哗与骚动》叙事时间的张力 出处:《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张力 叙事时间 时序 时距 频率


【摘要】: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和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拥有坚不可摧的地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文体形式和复杂的叙事技巧。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他摆脱了传统创作的形式和结构方法。其代表作因具有精湛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出众创新的叙事技巧,而被誉为“一本小说创作的教科书”,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论文将从法国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对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叙事时间所展现的张力进行分析。 论文总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张力及叙事时间理论,以及本论文的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叙事时间中并置的时序来分析《喧哗与骚动》的张力。小说最吸引读者的特色之处就是其混乱的叙事时序。作品完全打乱和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时序,例如本杰章节中的倒叙,昆丁章节中的插叙,杰生章节中的预叙以及迪尔西章节中的顺序。由此,小说运用时序的变换让故事叙述富于跳跃性和流动性,使整个文本产生巨大的张力。 第二章则是分析由叙事时间中摇摆的时距带来的张力。在小说的叙事时间中,时距占重要的地位,分为省略、停顿、场景和概要四个部分。时距对于《喧哗与骚动》的节奏具有重要作用,或快或慢,一紧一弛,从而使小说文本产生巨大的张力。 第三章则讨论《喧哗与骚动》中由叙事时间中转换的时频所形成的张力。例如关于凯迪贞操丧失的重复叙述反映着侧重点的相应变化,使作品丰富多变,张弛有度。 最后是总结部分。本论文通过以上三章对《喧哗与骚动》叙事时间的分析指出,看似相互对立矛盾的时序、时距及频率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和无限的艺术美感,也因此使这部小说更富魅力和冲击力。这一研究有助于对福克纳小说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海莉;;福克纳对反复叙事的解构和革新——《以喧哗与骚动》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348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48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