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藻”在中日古典诗歌中的不同表现——以《万叶集》和魏晋诗歌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9 11:33

  本文关键词:“藻”在中日古典诗歌中的不同表现——以《万叶集》和魏晋诗歌为例 出处:《美与时代(下)》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万叶集》 魏晋诗歌


【摘要】:关于"藻"字,中国古代历来指文辞、文采或者修养、美好等意义。由此衍生出许多关于"藻"的成语,譬如鸿笔丽藻、丽藻春葩等。但是日本《万叶集》中所涉及的"藻"大多意味着女性的形象,同爱情有关,尤以柿本人麻吕的和歌为代表。就中日两国古典诗词中的"藻"字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万叶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处。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万叶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纯文然属性上面,即一种植物,并未赋予其衍生学的和歌总集,主要收录四世纪到八世纪中意义。叶的和歌。随着日本古代天皇制度的完善,在日本的《万叶集》中,也多有描写《万叶集》即和歌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主导。“藻”的实用性。其中第24首“浪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慧娜;;《万叶集》中服饰吟咏的意义和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2 陶德臻;《万叶集》关于人民命运的描写[J];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林林;关于美·爱·死的歌──读《万叶集》札记[J];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4 张竹筠;;谈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和歌《万叶集》中的流变[J];燕赵学术;2009年02期

5 陈德文 ,闻跫;《万叶集》和歌四首[J];译林;1982年01期

6 王晓平;;《万叶集》研究中的中国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7 张宝林;;《诗经》文化东渐及在《万叶集》中的文学建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胡令远;王丽莲;;简论中日诗歌特质的差异性——以《诗经》与《万叶集》为中心[J];日本学论坛;2006年01期

9 姜群星;;《万叶集》审美理念“姞”的解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李慧;;论《万叶集》中的民谣[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美华;;试析万叶女性歌的表达特点——以万叶相闻歌为中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林韶南;;浅谈日本古代文学各期的特点及流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红;吕莉谈《白雪”入歌源流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尹宁宁;《万叶集》中前四位的花[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林秀珍;从《万叶集》梅歌看中国梅文化对日本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雨平;《万叶集》与中国古代诗文[D];苏州大学;2002年

4 张笑笑;论《万叶集》中的“梦”[D];山东大学;2014年

5 李慧;日本古代原型“歌垣”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6 赵晓琳;观花植物审美意识上的差异[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0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50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