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督教视角分析《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
本文关键词:基于基督教视角分析《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八月之光》 《押沙龙 押沙龙!》威廉·福克纳 基督教 美国南方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曾为他赢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这两个文学界最高的奖励。他的作品受到了文学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福克纳作品中复杂多变的现代派文学技巧令许多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感觉到生涩难懂。然而将他的作品置于美国南方文化背景,特别是放在南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来解读时,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深意便能够凸显。《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是作者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本文将主要从基督教教对福克纳的影响,基督教对这两部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福克纳利用作品中基督教元素的描写来更好的表现其作品的主题。首先本文揭示美国基督教及家庭环境对福克纳运用宗教元素创造作品的影响,并通过福克纳本人对宗教的理解来分析他在作品中是如何对基督教元素进行运用的。其次,本文对基督教元素在《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这两部小说内容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这两部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很大部分是与基督教相关联的。最后,文章从主题及思想方面论述基督教对这两部小说的影响。传统的基督教思想惩恶扬善在文章中得以表现,此外,威廉·福克纳还结合南方特殊的历史背景来强调了人类更应该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宗教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些基督教元素的含义对于解读福克纳的品非常重要。威廉·福克纳在他的作品中借用了大量的基督教的叙事结构、语言、人物典故以及主题等,但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更好的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这些基督教元素的潜在含义能够帮助我们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福克纳的写作意图--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反映出人类内心的挣扎与冲突。
[Abstract]:William Faulkner i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Southern American literature. His works won him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49 an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two of the highest awards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e changing modernist literary skills make many readers find his work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owever, his works are placed in the southern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Christian cultural tradition to interpret, his works contain profound meaning can be highlighted. "Light of August" and "Absalom, Absalom!"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Faulkner and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the content and theme of the two nove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Faulkner's use of the description of Christian elements in his works to better express the theme of his works. Firstl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Christianity and family environment on Faulkner's use of religious elements to create works. And through Faulkner's own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n to analyze how he works in the use of Christian elements. Secondly, the Christian elements in the "Light of August" and < Absalom, Absalom!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 of these two novels is analyzed. There are a lot of characters in these two novels, most of them are related to Christianity.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these two novel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me and thought. William Faulkner also combined the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South to emphasize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use their free will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of this religious them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se Christian elements is very important in interpreting Faulkner's content. In his works, William Faulkner borrows a lot of Christian narrative structures, languages, allusions and themes. But it is by no means a simple mechanical imitation. But better serve the theme of the work.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Christian element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writer Faulkner's writing intentions-good literature should reflect the struggle of the human heart and. Confli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遂;美国南方社会的一曲悲歌——福克纳《八月之光》主题和人物浅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孙艳;;论福克纳《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徐跃;;福克纳《八月之光》主题意蕴浅析[J];作家;2011年02期
4 孙静波;福克纳的荣誉观——浅析小说《八月之光》的主题[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翁路;《八月之光》中的另类基督神话[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胡艺珊;在难题中,在“人”的困惑与不安中——对《八月之光》中“人”的问题的存在主义解读[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生安锋;白皮肤、白面具:《八月之光》主人公乔·克瑞斯默司的身份僵局[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8 黎明;威廉·福克纳的创作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赵蔓芳;;论威廉·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决定论倾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葛闰;福克纳的遗产——兼评《八月之光》[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新;;A.斯科特·伯格和《天才的编辑》——《天才的编辑》的创作、出版和传播[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徐静;;从语用的角度解析艾米莉悲剧命运的成因[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俊;关于《福克纳随笔》的随笔[N];文汇报;2008年
2 ;百万欧元购回乔伊斯6页手稿福克纳2页书信拍至近1.8万美元[N];文学报;2006年
3 向明;文学大师的“另一面”[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苏童;不好读也不放弃[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李开复;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N];光明日报;2007年
6 熊元义;敬畏天山[N];文艺报;2006年
7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作家要了解街上发生了什么[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佟栋(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直面福克纳的魅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谢志强;西方文化视角:目光关注东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张杰;作家进高校渐成趋势[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丽娟;狂欢化视域中的威廉·福克纳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4 张鲁宁;历史语境与文本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D];吉林大学;2009年
7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弋;基于基督教视角分析《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荔;复调的喧哗:《八月之光》的巴赫金式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葛挺;《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莫斯的悲剧根源[D];安徽大学;2011年
4 胡佩佩;《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种族创伤与种族身份重建[D];西南大学;2013年
5 梁炜;《八月之光》人性解析[D];青岛大学;2012年
6 王文娱;《八月之光》人物刻画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徐冰洁;从基督教视角对《八月之光》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唐钰敏;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视角下的《八月之光》[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包丽娜;《八月之光》和《熊》中的原始回归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许丽;历史与记忆:《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两个南方[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6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7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