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环境史视角下对《两个海岛》和《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的新解读

发布时间:2018-03-12 12:16

  本文选题:安徒生 切入点:《两个海岛》 出处:《学术研究》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丹麦儿童作家安徒生的众多童话作品中,《两个海岛》和《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环境史的视角下结合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变,探讨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丰富对作品多元价值的全面认识。以上述两篇童话为对象,借助环境史的研究方法深入解读,可以提炼文学作品中的史学价值,可以了解当时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可以体现安徒生对社会的现实关怀精神。
[Abstract]:Two islands and one aristocrat and his daughters are not well known among the numerous fairy tales of Danish children's writer Andersen.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eography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 is not well known. Knowledge studies it further,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to discuss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environment in a certain time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to enrich ou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e values of the works. With the help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we can refine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t that time, and reflect Andersen's spirit of caring for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I534.0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梅雪芹;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的关联[J];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2 迈克尔·威廉斯,马宝建,雷洪德;环境史与历史地理的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毛达;;垃圾:城市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赵燕梅;光荣的荆棘路——安徒生的童话与生活[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4 祝婕;刘东阳;;浅析环境史的产生及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5 张光闪;;关于环境问题的伦理学思考[J];沧桑;2009年05期

6 刘二艳;张国平;;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源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马宝建;;近代东北地区人地观念演变研究(1840-1919)——以三江平原为例[J];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8 陆玉麒;董平;;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J];地理科学;2011年09期

9 房艳刚;刘继生;;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10 华飞;;英国的“迈达斯灾祸”——对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城市病”的探讨[J];都市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黎明;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璐;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国荣;对环境问题的文化批判——读唐纳德·沃斯特的《尘暴》[J];世界历史;2003年05期

2 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楠;关于环境史分层研究的构想[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2 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3 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4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高毅,高暖;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2期

5 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6 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J];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7 梅雪芹;;论环境史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及其意义[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8 王利华;;社会史研究的现代视野——从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谈起[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5期

9 包茂红;;东南亚环境史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8年04期

10 高国荣;;环境史在美国的发展轨迹[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原宗子;;在日本的中国环境史研究[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梅雪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理查德·怀特;毛达;;后话环境史:见证一个史学领域的成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4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汤艳梅;;英国城市环境史研究源流与现状[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6 乔尔·A.塔尔;王栎;;美国城市史和美国环境史:互补且交错的领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恒 汤艳梅;《环境史》杂志创刊的学科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郭秀文;中国期刊对环境史研究的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环境史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童力;环境史研究呈现新趋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环境史思维习惯:中国近代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杨伟兵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区域视角深化西南环境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寻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高澜;潜滋暗长:欧洲环境史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先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暨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耿晓明 通讯员 刘向阳;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s,

本文编号:1601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01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